丫姐。
大丫一点就透,在心里翻来覆去的琢磨,越想越觉得二叔在外没有白混上那许多年,怪不得总有朋友来家找他出去……
……
天不早了,小安村人准备收了城门口的摊子回村。
罗三将闫玉拉到一边。
“小二,有个事罗三叔有点拿不住主意,想和你念叨念叨。”
“啥事啊罗三叔?”闫玉还挺好奇。
“我那师傅,你知道吧,就是带我杀猪的那个……”
“知道啊,大安村的,不是落籍在咱村上了吗?”
罗三咧了咧嘴,道:“我现在天天出来摆摊子卖肉,我那师傅也想干回老本行,昨天找我商量,想和我搭伙,先在西桥镇上支个摊子看看行情咋样,要是能干起来,就在永宁城里找地方摆个固定的摊位。”
闫玉没插嘴,听他继续说。
“关州这边羊养的多,猪少,不过咱进山还能打些野物,就算在乡间抓不到猪也没啥,我算计着,似乎这摊子能干起来,就有些动心,就是吧,想找个地方摆肉摊并不容易,得先拜码头,说不定还得花些钱,我就有些理不清这个账,不知是像现在这样有一日无一日的好,还是顶个摊子好。”
闫玉想了想,带了几分认真:“罗三叔,支不支摊子这个事我不好帮你拿主意,倒是算账我擅长,我就和你说说这里头的赚头和花头。”
罗三忙不迭的点头:“嗯嗯,小二,你说,罗三叔听着呢。”
“西桥镇上就一家肉摊,卖得贵,你们要是过去支摊子,就是和那肉摊对上了,镇上没有那么好的生意,一家肉摊就差不多,不是他被挤走,就是你们做不下去,做生意不好堵死人家的活路,和气才能生财,最好是和人好言好声的商量,给些银钱,转了他的摊子,省事省心是一桩,还能让他介绍些老客给你们,重要的是他在哪里抓猪,比你们自己去打听要强。
那这转肉摊的银子,总不会太少,卖肉的利润你们肯定比我更晓得。
再说永宁城,人多,能吃得起肉的人家也多,不过你们刚过去,拜码头的银钱是一笔。
人家见你们眼生,未必会关照生意,总要挨过一阵子,只能做些零散的买卖,据我所知,永宁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