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不缺的话,朝食自是变着花样来回换的。昨日吃了槐花素包子,今日又改成了众人已好一段时日没食的油泼面了。虽各种朝食都食过一番,很难评出个喜好优劣来,毕竟,以大理寺众人口中的话来说就是温师傅做的吃食都好吃,实在难以抉择。
可不知是不是骨子里的基因同这片土地的融合使然,纵使换了不同的时空,同样在长安城这片土地之上生活的人好似都有种相似的偏好。人说入乡随俗,没想到换了时空也一样。
温明棠在现代社会所知的西安是碳水之都,各种米、面食多的飞起,到了大荣,纵使各种花样的吃食众人不挑,可骨子里对这等米、面食的偏好还是在的,似乎是百吃不厌的那等。
今日惯例又是油泼面上卧个煎蛋,外加各种青菜、豆芽的配菜,大早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油泼面可说是彻底打开了众人的味蕾,一碗油泼面下肚,吃饱喝足之后,便神采奕奕的出公厨做事去了。
温明棠同汤圆、阿丙一道在公厨待足了整个朝食时辰,待到朝食时辰一过,两人便立时看向了温明棠,温明棠朝她二人点了点头,两人这才放下了手里的活计去寻纪采买。大早上就定下了,朝食过后,纪采买便亲自带着汤圆、阿丙去内务衙门领银钱,看着银钱彻底落到汤圆手里再说。
择菜、洗菜、备菜什么的有杂役帮衬,只要不是尤为特殊的新菜,大多数杂役都能做,是以阿丙、汤圆两个离开一趟也不相干。
众人自顾自的低头忙碌着手头分到的活计,时不时还夹杂着一两句闲聊。
阿乙那发财门道的事终究还是在众人心坎里留下了印记,众人有一茬没一茬的闲聊着。
“昨儿没约到阿乙,听闻有事早早走了,今日再看看去。”
想到阿乙同家里人闹着要拿钱由此同家里人大吵一架的事,温明棠手不由一顿。
虽说世事无绝对,可显然在家人心中,素日里的阿乙就不是个靠谱的。
一般而言,要顺利自家人手中借到钱,一则是家里出得起这笔钱,二则是开口要钱的这位在家人心中一惯是个稳妥靠谱的,阿乙既然开口了,可见家里是攒的出这笔钱的,却不肯出,足可见,在家人眼中也是不信阿乙这发财门道的。
只可惜,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