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明正大的在阳光之下布道讲解教义的宗教,不管是那一种,基本上都是强调忍让谦卑,强调遇事先从自身找问题,强调每一个的个体都是渺小的,强调自身是有业障或是有罪恶的……
反正一条,人人都是先天就有罪恶的,所以现在不管是大的方面,受到欺凌也好,受到剥削也罢,或者是小的方面,家里被老公老婆打了挠了骂了,都是业障都是罪,都是该得的,忍一忍就好了。
而那些强调采用激烈手段,动不动就要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宗教,往往就成为了各国政府不遗余力的打击对象,不惜联合起来采取暴力手段剿灭干净。
如果一个宗教能帮助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稳定,统治阶级就可以容忍,不管这个宗教是信仰大头神还是小头佛,都可以,但是如果这个宗教已经破坏了社会和谐,产生了动乱的倾向,那么就算是信仰着所谓众神之神,千佛之佛,也照样抓起来突突了一点都不含糊。
现实往往就是如此,不忍直视。
斐潜如今既然是统治者,那么自然就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怜悯之心只能是在保证他自己和周边聚集在一起的政治集团的利益前提之下,才能够提供出来的额外的非必须的衍生品。
斐潜如果自己的这个政治集团的利益都无法保证,那么又有谁会无私的愿意聚集在自己周边天天喝西北风?
斐潜如果不能给予跟随自己的政治集团更多更大的利益,那么又怎么去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改变汉代社会的进程当中来?
所以,牺牲一部分基层民众的利益,换取更为美好的未来,同时麻痹基层被剥削者的神经,减轻他们在这个牺牲过程当中的痛苦,也就不失为政治领导者的一种慈悲心。
宗教诞生伊始,已经不可考,但是可以看一看华夏自身的宗教经历过程,有心之人就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华夏早期宗教,就是道教,最早形成,最早发展,也是最早兴盛的教派。儒家则是在汉代以后;佛教则是当下汉代已经有了,却在南北朝兴盛;而基督教等西洋教派则是宋代的时候就已经有大量传教士了,却在鸦片战争后才普遍兴起……
道教的发展,是因为汉代需要黄老思想,不再战争,休养生息……
儒教的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