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诡三国斐潜 > 第2587章人强胜天(6/7)
生产关系的清晰理论,毕竟斐潜当年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也是费了半天劲才勉强明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作用力反作用力等等的相关问题,那么又怎么能指望大汉这些根本就没有相关概念的人,能够讲两三个词,就可以恍然大悟,触类旁通?

    因此斐潜只能从最为基础的,也就是这些人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来讲,来延伸到科举制度上,并且科举制度也确实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诞生出来的……

    科举,是大量寒门子弟的政治述求。

    寒门,不是真的穷,而是小地主。

    历史上的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唐时期,而一个制度的产生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基础,在隋唐时期地主经济发展迅速,从战乱到安定的过程当中,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家昌盛,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地主的基本生活及得到了满足,便开始对政治有所向往。

    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被上层政治集团随意剥夺,必然会产生出其政治代表,并且要求给与政治上的利益倾斜……

    这一点,即便是在后世也经常看到。

    嗯,这里指的是米国。

    斐潜所表达的意思并不复杂,就是时代在发展,谁都不愿意再回到上古过苦日子。

    官吏也是一样。

    谁当上官了之后,还依旧认为自己是『民』的,还愿意退回去做一个『民』的?除了那几位伟人和少部分信仰值高的官吏之外,相信大部分的官吏打死都不愿意。

    斐潜也不例外。

    还有庞统,荀攸,司马懿等等,都是如此。

    有时候进一步得生,退一步就死。

    熊大已经用他的肉体说明了一切。

    华夏人是善于总结的。

    大汉只有三只脚,清流,外戚,宦官,然后某一只脚不成了,大汉就歪了,倒下来了。

    隋唐统治者便看到了前车之鉴,觉得要搞好多只的脚才安稳,于是,正好数量众多的小地主阶级开始开始向往政治权利,开始追求更加细致的,更加安稳的生活,上下合力之下,科举考试制度便应运而生。

    那些原本的垄断者,就被吊路灯上了。

    因为科举制的产生破除了之前的门户看法,使得一些人即使出身贫穷,也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