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只能是以后再说了……』
『大兄!』夏侯惇说道,『如今可使家族上下齐心,纵然有些许宵小,也不足为虑了!』
曹操嗯了一声,点了点头,他没有继续说什么,而是示意夏侯惇陪着他一起饮酒。
人心,往往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检验和考量的……
知人善任这句话倒也没有什么错,但是问题在于人不是四四方方的,有着固定规格的物体,有谁可以一下子就将某个人放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
曹操也不能。
有人说曹操知人善任,然后举毛玠为例,说曹操知晓毛玠为人正直清廉,所以让他担任人才选拔和任用的工作,果然毛玠做的很不错,然后表示曹操果然是伯乐,感慨世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只不过实际情况,在多数情况下并非是如此。
曹操也不是一开始就将毛玠放在了右军师的位置上,更不是毛玠一来,曹操就将选拔人才的尚书仆射的重要责任交给毛玠,而仅仅只是让毛玠担任了一个普通的治中从事,也就是一个佐官而已,就差不多像是一个参谋。
毛玠并没有因此就觉得自己这千里马没被曹操赏识,进而愤怒的跳槽离开,而是做了事情,进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谏言,曹操才将他提拔了一点点,转任为幕府功曹,随后才慢慢升迁。
没有谁一开始就会『知人善任』的……
那么曹操要怎么才知道他想要用的人是不是忠诚,是真忠诚,还是嘴上的忠诚?
所以曹操会试一试。
历史上的曹操,也经常这么干。
曹操也很会说漂亮话,比如他就很喜欢有事没事夸张辽,说他是多么喜欢张辽,多么器重张辽,但是实际上呢?
实际上张辽功高震主,越是能力大,曹操越是不敢用。
曹操到了后面,不仅是不敢将张辽派往,更加适合张辽他施展才能的长安陇右等,适宜骑兵作战区域,而是将张辽派到合肥。从此张辽再也没有机会带着大批的骑兵在北方驰骋征战。即便是如此,也还要给张辽掺沙子,给他配备了李典和乐进,而这两个人,和张辽的关系都是一般,甚至可以说,还有些私仇。
『进、典、辽皆素不睦』,这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