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气国无生机。”
无色禅师等人面面相觑,儒门果然是有备而来,这一局难了。
但是,这第一局还没结束,又有一位稷下学宫的大儒起身,儒雅清圣之音传遍全场:
“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
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
接连四首诗词,一时全场静默无言,都在细品个中韵味。
半晌,才有议论之声渐起。
“这佛印和尚之诗,虽然通俗却有四大皆空之意,颇有禅味呀。”
……
“这云穹书山儒士之诗,则讲万事万物皆需把握有度,反驳佛印,一切皆戒,不为上乘。”
……
“要我说啊,和尚是隐世,儒士是在世,后两者则是治世。”
……
“看来方定墨在为官主政一方之后颇有所得呀,不过稷下大儒还要站得更高一些。”
玉藏锋暗思之间,观礼台上,皇室、墨家、兵修剑修等人也有了论断。
“这四首诗各有千秋,但禅诗意在劝诫,相比其他三首诗词,老调重谈,新意不足。故第一局文试儒门获胜。”
这场比试其实是不设裁判评委的,又或者说是互为评委,只是借着观礼台之人的口讲了出来。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真不要面皮了,大不了你说你的好,我说我的妙,谁也不服谁呗。
不过儒门为防佛门耍赖,确实是花了心思的。
就算诗偈难分高低,那我三比一也是数量碾压。
总之,这第一局我儒门是一定要拿下的!
论断一出,围观百姓纷纷赞同。
“说得好!待今日事毕,前去勾栏听曲呀!”
“是极是极,同去、同去……”
……
近侍宦官继续尖声道:“接下来进行第二局……”
“慢着!”无色禅师打断了宦官之言,开口说道:“儒门说礼尚往来,这第一局第一场是儒门定题,这第一局第二场该是我佛门出题。”
“以‘心’为题,诗词佛偈均可,以这剩下的半炷香时间为限。”
无色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