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谍海孤雁 > 第753章 收网(四)(2/6)
 假洋,有用银皮包铅的,也有掺了太多其他金属含银量极低的也算假洋,多数用来坑蒙拐骗或者鱼目混珠,但多数实在太过于粗制滥造,绝大部分人都能分辨,稍微有所防范就不会被坑,多数就是用于坑蒙拐骗没多少流通性。

    劣洋,含银量能在五六成,已经能正常花出去,但在摊贩、店铺中花折价比较大,这时候就会先找钱贩子这些人兑换。

    次洋一般含银能过七成,在市面上较为常见,当然照旧得折价,一般也还是会换了再使,不过一些小摊贩店主也会自己留着使用,不用再找钱贩子兑换,折价跟钱贩子差不多,所以有相当一部分钱不会过钱贩子之手。

    这些劣洋次洋,最终会通过下线之手流到地下钱庄,然后再批量兑换给需要的人,至于哪些人有需要?有黑心商人老板,甚至军官政府公职人员,最终又再次流通循环往复。过手这个过程,也就给了地下钱庄检查追溯的机会。

    其实从表面看,掺的钱应该选择含银五六成的劣洋更合适,毕竟这些钱很快就能回流到地下钱庄,中间过手流通的次数也不会多,便于追踪溯源。

    不过一则成色太差,如果对方现场核验不好糊弄过去,而且太过扎眼,难保不引起对方怀疑。

    二则掺也不能掺一堆,只能少量,劣洋折价太狠,对方可能自持身份而弃之不用,就算缺钱,这点钱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钱币不流通,这手段就失效了。

    以次洋来鱼目混珠,算是兼顾了这些问题,核验发现被掺了次洋也好糊弄过去,也不太会引起对方注意,因为比较普遍常见也能正常花出,不太可能被束之高阁,也不至于把次洋存起,太概率是日常开销中花出去,所以选次洋是比劣洋更优的方案。

    标洋的话,含银八成以上就算了,虽然还没达到政府制订出的标准,但政府又有多少大洋是按定的标准足额铸?政府铸出来的多数也就这个水准。

    既然已经是标洋,自然已经能正常花销,因为这已是市面大量流通的银元中成色最好的,各种商品服务基本是以此锚定的价格,当然在一些正规银行钱庄存取还是会折价的。

    当然还有成色更好的,就是严格按照标准,以银九铜一或银八九铜一一来铸造,就是高品质大洋,但这种多数个人、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