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身后的孩儿却已是两鬓斑白,四十有余的模样。
府文君向其母亲请示一下,在女武君默许之后,方才对程羽嘉菲解释道:
“二位有所不知,母亲大人生前乃是此地一位巾帼豪杰……”
“诶?巾帼豪杰言过其实了。”
女武君拦住话头,干脆自己开口道:
“想当初八百余年前,在这乾元湖上有一女娃子,出生在一户普通打鱼人家。
这家子生活本就困苦不堪,那女娃子又生性泼辣,迫于生计,不得已年纪轻轻就被逼干起了水上的营生,但她只劫富济贫,对同样穷苦的人家从来秋毫无犯,如此一来居然渐渐落得一个女侠的好名声。至于后来……”
女武君收住了话头,看了文君一眼,对方会意接着继续道:
“后来,刀兵四起,大启朝危如累卵,民不聊生……”
“大启朝?”
嘉菲插嘴问一句。
她只知道如今大梁朝替代的前朝名唤大召,召朝末帝便是在青萝庄留下“墨宝”御诗的隆泰帝。
可这大启朝又是何朝何代?
好在文君恰在此时解释道:
“大梁之前是大召,大召之前便是大启。”
程羽闻之颔首,怪不得八百余年前,已是跨越了两个朝代。
“八百余年前恰逢大启朝末年兵峰四起,北方蛮子趁虚而入肆虐九州,母亲大人后来聚拢义兵与其他各路中原义士共同驱逐鞑虏。
母亲麾下有一支彪悍亲军标兵,小可与其他几位异姓兄弟都是军中先锋官,在母亲率领下,我等兵峰更曾一路深入北蛮巫庭,但北漠荒蛮,又兼战阵惨烈,母亲就是在那时负伤落下了病根,唉!
大军凯旋后新朝大召已替代大启而立,可惜我母旧伤难遇天不假年,得大召太祖先皇帝恩许,敕封母亲大人为乾江府武君殿之主,这座神像与牌位都是以小可之名为母而立。
小可随后弃武从文,厚官至一品身穿紫袍,有幸又被前朝太宗先皇帝封为此地文君,这才有了母子同为一地文、武君的佳话。”
程羽闻之点头言道:
“怪不得武君大人看去要比文君年轻许多,想是因她故去的早,阴神得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