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起来,第二篇的话题已经转向了私盐。
无论是王茂平的密疏,还是苏溢诚的密疏,都提到过,另一条私贩货物的路线,运送过来的是盐。
所以肯定是有盐商参与进来。而如今这份密疏之上,关于私盐的流向,以及盐商敖家的消息,都更加详尽了一些,猜测的可能性也更多了一些。而这也让启元帝心中的怒火燃烧的更加剧烈。
使他又想起了那个黄爅。他亲自挑选的总兵,委以重任的臣子,如今守卫的边关,正是距离土孛默部最近的地方。
如果礼单真的与黄家有关,那么边关,怎么可能安稳!恐怕会像之前林江的一样,千疮百孔,无论如何,要先将黄爅调任。
启元帝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一旁的内侍自然也感觉到了暖阁之中充斥着一丝丝寒意。
难不成,林江又出什么事情了?当然,内侍是没有胆量去过问的。
密疏的最后,王茂平夹带私货的写了一些肇原府的情况。表现一下,他作为知府并未忘记恪尽职守,而是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
虽然加班费他没有胆量去要,但自己的努力也要争取不被忽视才行。
而启元帝的怒火逐渐减退了一些。
内侍原本悬着的心,也总算是跟着一起放下了些。所以,这密疏上的内容是怎么做到让陛下的情绪起伏不定的?
将密疏全部看完,启元帝脸上的怒气虽然消散了一些,但仍旧没有心情,处理御案上的政务。
看起来是在闭目养神,但脑袋中不断地思索着总兵以及盐课司提举的人选。
“陛下!”
“说!”启元帝仍旧闭着眼睛。
“陛下,十六年的会试,十七年恩科,确实有一个林江肇原府,名为江浩鲲的举子参加,但两次均落第没有通过。”
“去找到一切可能认识他的人,尤其是同科的林江举子……”
“是!”
如今已经过去了二十年的时间,但启元帝相信,只要江浩鲲来过京城,参加过会试,就一定会有人记得他。
而如果真如密疏上所言,幕后主使利用了江浩鲲身份的话,肯定是经过接触与试探才选定的目标,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所接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