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夫妻俩怀揣着“巨款”,开始在县城里晃悠。
到底是勤俭惯了,逛了好半天也没舍得给自己买什么,倒是给其他人都了点礼物。给小果宝买了一个草编的蚂蚱玩具,给林善举和林善止买了蜜枣,见到有卖山枇杷的,又买了三斤。
林善行也有份,文房四宝他是不缺的,便给他挑了一块素净的帕子。
老林家的那老两口也没忘,给二老各挑了一双软布鞋。
最后便剩下任芸的礼物不知道该买啥了,二人逛了半天,最后不约而同地在一家银楼门口停住了脚步。
二人对视一眼,知道对方也是同样的想法,不禁然笑了起来。
两人均是头一次进银楼,瞬间便被各式各样的银饰瞧花了眼。挑了半天,最终二人看中了一只镂花银镯,极为精致又好看。
一问价格,要五两银子,二人不肉疼是不可能的,但还是毫不犹豫地就买下了。
回桥口的路上,只见有一道墙前面围了不少人,众人正兴高采烈地讨论着什么。
小夫妻俩便也走近瞧了瞧,原来是衙门刚贴了告示。而告示上的内容,正是桐州知府准备给各村镇的农户发放秧船一事。
“知府大人当真是爱民如子,居然每户都免费发放两条秧船!”
“敢问各位,有谁知道秧船是个什么物件?我咋都没听说过?”
“你当然没听说过,告示上说了,这可是咱们镇小福村一个叫林善言的人刚刚制造出来的,是可以坐在上面栽秧的哩!”
“而且整个桐州府就只给咱们镇免费发放,就因为那玩意儿是咱们镇的人鼓捣出来的。”
“那咱镇的农户,可是沾了那个叫林善言的光啦!”
“对头,小福村更沾光,上头可写了,府衙制造的头一批秧船,今儿就送到小福村去了!”
“这个叫林善言的可不简单……”
众人讨论得热烈,浑不知那告示上提及的秧船发明人,此刻正站在他们身后听着他们的话。
杨大桃扯了扯林善言的衣角,小声笑道:“你如今儿,可出名了哩。”
林善言还是头一次遇见这场面,不觉脸一热,忙拉着杨大桃想远离这群人。
“哎哎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