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地方说偏僻吧,还紧邻着三叉路口,南来的北往的,都得从这块走,平时倒是不显,但在春种或者秋收的时候,人来人往,还挺热闹。
说不偏僻吧,除了这已经坍塌地小庙以外,四下里都荒无人烟的,啥也没有。
但好在,文官庙背靠笔架山,真要是跟抗联碰头的时候,有啥意外发生,比方说遇到小鬼子啥的,直接往山里跑还挺方便。
一路无话,很快陈秀秀她们这一行人,就到了约定地点。
老孙头儿瞅瞅四周无人,拿起个耍猴儿的小哨子这么滴溜溜一吹,哨音三长五短。
没多大会儿,就听见从路边传出几声老鸹嘎嘎地叫声。
又见从路边那草丛里头,站起来总得有三十五六个人来。
陈秀秀见到他们这碰头方式,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哨声倒也罢了,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的。
可老鸹叫是几个意思呀?
忍不住定睛观瞧。
这一瞅,打头的人她认识啊,是谁呢?
此人正是蔡曼丽。
本来陈秀秀跟蔡曼丽俩人关系就特别好,久别重逢,双方都甚感喜悦。
见了面以后,更是有说不完的话要讲。
其余的抗联战士见她们俩认识,听老孙头儿说起来陈秀秀还是大荒子的媳妇。
都对陈秀秀口称“嫂子”。
又知道此次送来的这些物资,不光有老孙头儿替他们掏腾来的,另外大部分,都是陈秀秀从小鬼子手里缴获来的战利品。
现在正是抗联方面为难的时候,这些物资,不亚于雪中送炭呢。
战士们对陈秀秀那是相当的感激。
嫂子好,嫂子是个能耐人!
这些感谢的话,跟不要钱似地往外秃噜。
把陈秀秀逗得嘎嘎直乐。
这么长时间以来,因为身上压力过大,担心这个,惦记那个的那些郁闷心情,都一扫而空。
抗联战士们这边忙活着装卸物资。
陈秀秀和蔡曼丽在旁边说了会儿别后情形,说道高兴处。
俩人却不约而同地想起来,上一次她们像这样畅所欲言,高高兴兴地讲话,那时候还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