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给纪家生了十九个孩子。这十九个孩子,除去半路夭折的,还剩下十四个。
他们家的姑娘,就因为这个,无论长相性情如何,都不愁嫁。
过去不都说闺女随娘么。
谁家如果把纪家闺女给娶回家,也能生这么多个孩子,那岂不是赚大发了。
毕竟,过去人都讲究个多子多福。
即便最后生下来的不全都是儿子。
闺女生多了,可也行啊,反正闺女出嫁以后就是外姓人,好不好的,自有她婆家操心。
小时候随便养一养,只要饿不死就行,长大以后挑个有钱的人家嫁出去,不光能为家里多弄来点彩礼,还能多帮衬点家里的弟兄们。
比方说从婆家多倒腾点好东西,送回娘家啥的。
即便不能从婆家带好东西回娘家,那娘家兄弟们有事儿,是不是也能过来帮帮忙。
比方说,娘家兄弟跟别人干架,人脑子差点打成狗脑子的时候,是不是闺女也能带着丈夫或者小叔子之类的,过来帮兄弟打回去。
总而言之,反正闺女生多了,只要多灌输点出嫁以后,还是得靠娘家撑腰之类的话,让她有啥好处先想着娘家,对娘家来说,没坏处,只有好处。
所以闺女生多了也不怕,只要教养得当,是好事儿。
反正大家都差不多,女儿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只有儿子才能传宗接代。
过去那年代,就是这么重男轻女,大家早都习以为常,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
故此如果能娶了纪家闺女,又能一个接一个地生孩子,怎么算都不吃亏就是了。
又因为给张老太爷娶的这个纪氏,生性木讷寡言,成天不吭不哈的,一脚踹不出个屁来,瞅着就是个不争不抢的软性子。
将来真要是嫁过来以后子嗣不旺,家里再抬小老婆进门的时候,想必纪氏也做不出来磋磨小妾,或者祸害子嗣的事情。
衡量来衡量去,才决定为张老太爷娶的她。
可娶进来以后,浑然不是那么回事儿。
纪氏确实是不争不抢,因为她一整天能说十句话,那都算是奇迹了。
往往十天半拉月,她嘴里都蹦不出一个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