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吃撑了!
故而张佳怒气冲冲的说:“一个外来御史仅凭主观猜疑,就妄加直接干涉考试,指点考官如何评等,匪夷所思!
难道文科考场上,一个御史就能闯进贡院,直接指示主考官应该如何判卷?”
方御史也很无奈,其实他本心并没有针对张佳的意思。
但为了收拾林泰来,并利用郑国泰引导天子情绪,不得不搬出“郑国泰被考场不公”的说法。
又对天子解释道:“考场不公之说,并非由臣无事生非,而是有考生和参赞评定的教头一起鼓噪,臣不得不查。
目前林泰来罪行明确,影响极其恶劣!理当快刀斩乱麻,以雷霆之势拿问,迅速平息武试风波!”
如果由天子亲自下旨拿人,那就是由锦衣卫官校出动,把钦犯下“诏狱”了。
除非想造反,在大明没人敢公然反抗,林泰来也不行!
在朝堂上,林泰来就认识两个大佬,王之垣还在家里闭门谢客,只有首辅申时行站在这里。
此时众人都下意识的看向申首辅,按道理说,申首辅应该出来求情。
可是出人意料的是,申首辅眼观鼻鼻观心,宛如雕塑一言不发。
众人第一反应就是,林泰来真的成为首辅弃子了?
林泰来制造的麻烦实在太多,首辅忍无可忍了?
在君臣奏对时,格局是这样的,天子左手边最近的文臣是内阁大学士,天子右手边最近的武臣是锦衣卫官。
这时候,锦衣卫官里却有人站了出来,带着几分无可奈何的语气奏道:“林泰来昨日敲登闻鼓鸣冤。”
本来登闻鼓状子这种破事,一般都是放到君臣朝会的最后再说的。
但今天都察院上来就咬林泰来,看这形势,再不出来奏报林泰来击登闻鼓的事情,那就要影响皇帝的判断了。
按照制度,登闻鼓鸣冤的内容,皇帝是要知道的。此时听到林泰来击鼓鸣冤,就让锦衣卫官念状文了。
任何时候,判案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原告和被告双方的陈诉都要听一下。
锦衣卫官捧着林泰来递交的状子,面无表情的读起来:
“臣林泰来泣血上告,臣本布衣,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