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先前的大热人选赵用贤,充分贯彻了大热必死的定律,被林门第一走狗周应秋一口咬死了。
两天后,万历皇帝批准了这三个推荐,于是新的内阁班子全体成员就是——首辅赵志皋,排名不分先后的张位、朱赓、李春。
看着这份名单,朝臣们又赫然发现,这些阁臣全部都是隆庆二年的进士,又想起户部于慎行、工部陈于陛两个同样是隆庆二年登科的尚书。
不知不觉之间,大时代的舞台仿佛就又换了一幕,嘉靖朝登科的人物已经开始全面退出舞台了。
就是这些新阁臣都是首辅赵志皋的同年,从辈分和资历,再到威望和能力,赵首辅并没有明显优势。
只怕以后赵首辅在内阁里面,很难保持前几任首辅那样的强势了。
然后另一个新问题出现了,三个新人里谁来当次辅?
要不说朝廷里的明争暗斗宛如大海波涛,一浪接着一浪,似乎永不停歇。
一般情况下,谁来当次辅并不是问题,内阁大学士就是按照入阁先后顺序来排位,谁第二早入阁谁当次辅。
但这次情况特殊,内阁同时换了三个人,三个新人同时入阁,那到底谁先谁后?
其实从职能和权势方面来说,在现如今体制下,阁臣里首辅是独一档的存在,其他的阁臣都差不多,次辅和三辅四辅的权力没有本质区别。
所以如果只从权力角度来说,花费巨大代价争夺次辅并没什么性价比。
不过次辅有一样大好处,乃是首辅位置的第一候补。万一首辅去世、罢官或者致仕,次辅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接替为首辅。
尤其是当前的赵首辅已经六十八高龄,啊不,过完年已经六十九岁了。
所以大家都感觉,这届次辅的含金量很高!熬死赵老头轻松接替首辅的概率非常大,还是值得去争夺一番的。
就算阁老们自己没有争夺次辅的心思,但他们背后的亲友团也会推着他去争夺的。
当然,也不是特别急于一时。毕竟首辅虽然老迈,但目前无病无灾,看起来也不像是几个月内就要挂的样子。
如果太操之过急,只怕要招致首辅的反噬。
张位、朱赓、李春三位排名不分先后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