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开始突破想象的更加摆烂。
竟然能连续十几年对官员任命也留中不发,满朝官职往往缺着一大半,内阁也动辄只有一个人办事,让朝廷动不动接近于瘫痪。
其实这样对体制的破坏非常大,严重动摇了大明朝廷的威望和运行机制。
或许万历皇帝很多方面都可以洗白,但在破坏体制方面,真是没得洗。
可以说,大明皇权的“神圣性”,就是嘉靖和万历爷孙两个通过不同方式破坏掉的。
话说回来,这次本来万历皇帝对外朝“狗咬狗”兴趣不大,但是有声音请求“乾纲独断”时,就引起了万历皇帝浓厚的兴趣。
甚至还想的有点多——这是不是一个好兆头?这是不是一种政治暗示,有一些大臣想着“投靠”自己了?
能不能以此为契机,让大臣开始习惯于乾纲独断?
如果大臣习惯了乾纲独断,那么以后再说起国本之事时,自己这皇帝是不是就能一言而决了?
想到这里时,万历皇帝决定,用一种更积极的姿态,插手这次吏部尚书之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