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怒海覆清1852 > 第七九四章 重建菏泽(4/5)


    “如果是现在就迁移的话,走胶东渡海,最快一个月内,移民就能到自己的新定居点,还能种上一季的粗粮,过冬的房子也来得及建好,这个冬天,官府只要再补贴一点粮食,或者是以工代赈,明年这批移民就可以在关外站住脚。”这个时候一直没讲话的胡林翼也接了一句。

    董良将房间里的氛围营造的很好,让人忍不住想要插上一句。

    他虽然坐在上首,但是他右胳膊肘搭在了膝盖上,用手背托着下巴,这样基本上就是平视身前的几个人。

    他的随意,也让几人更加放松。

    “洪泛区的百姓,有没有两百万?”

    董良看向张亮基问道。

    张亮基做了两年山东巡抚,各府的丁口都记在他的心中。

    “曹州府在山东的人口较多,一共有四百多万,不过这两年因为战争,人口流失了不少,三百多万还是有的。元首,其实曹州的百姓不用全部迁移,咱们可以将泄洪区分为湖区和缓冲区,湖区也就是未来的菏泽湖,这里的百姓全都要迁移。外围则是缓冲区,缓冲区在水量过大的时候变成泄洪区,当地也可以留一些百姓,让他们居住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不是灾年的时候,可以允许他们在过渡区耕种。这样算来,只要迁移两百万就差不多。”

    张亮基以为董良是担心迁移的百姓数量太多,华族的经费跟不上。

    没想到,他是多想了。

    只见董良继续说道:“两百万,有些少了啊,关外的土地肥沃,都是未开垦的黑土地,以后咱们将铁路修过去,那里与关内的联系也会变得更加方便,到时候在那里容纳个一亿人口都没问题。”

    两百万对一亿显然是毛毛雨。

    不过要迁移一亿人口过去,官府要花多少钱啊。

    当然不能一下子迁移那么多人口。

    “第一年先迁移两百万,第二年四百万,第三年六百万……以后逐年增加,我想将黄河上游的人口也迁移一部分过去。这样我们可以恢复黄河两岸的林地,减少水土流失,这才是从根本上治理黄河的办法。”

    众人听得心潮澎湃的,历朝历代的文人都热衷于治河。

    从大禹治水开始,治理黄河的人都会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