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两千八十三章:李如松的威望(1/2)
    云建明可没想着败一下新学的名声,但是实在没有办法。要忽悠人,玄学的要上,新学的自然也要上了。

    “听说吗?我们京城也要开交易所了,据说第一单生意就是发现援倭公债”

    “这还有假,京畿见证上面都披露了。”

    “那上面说的靠得住吗?”

    “我小姨子的表弟的一个老乡,现在在司礼监,前段时间正从家里要银子说要投资呢?”

    “真的吗?”

    “应该错不了,锦衣卫那边也有人最近在闹银子,多半真的是要发行援倭公债了”

    “但是杭州发行麓川公债不都是亏本了吗?”

    “不一样,麓川那地方,天高地远,瘴气横生。你们不知道,驻守在靠近那的云南国公府里,从第一平西侯之后,就没有见谁能活过35岁的。到那儿地方去打仗,能赢吗?”

    “而且麓川那边都是蛮夷之地,打赢了也抢不到什么财货”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我哪儿能啊,是之前看杭州商报上点评麓川公债时看的。说是得防治瘴痢才有获胜的可能。”

    “但倭国不同样是蛮夷之地吗?”

    “哪儿一样啊,蛮夷之地能出这么多银矿吗?而且倭国离京城近啊。只需要过海就能登陆了。补给再不济还能从朝鲜调过去,据说朝鲜与倭国都能相互瞧见,多近啊。”

    “再说,戚继光的兵毕竟装备不太行。这次派出去的可是全副武装的神机营,那一身行头就不止四十两银子,手里的新式火铳据说成本不低于三十两银子。那倭寇除了剃个癞子头,拿什么打啊。”

    怎么说呢,别看李如松年轻,但就这一年的锦衣卫指挥使工作还是干得很踏实的。

    特别是秋季的时候,组织对京城的地下排水渠进行了大量的深挖夯土修缮。要不是因为没钱,直接就上杭州的新式三合土了。

    在京城的地面动工,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

    可不是谁都能理解下水道排水,减少疫情风险这些的重要性。

    反而是谁施工到自家门口就碍了自家的面子。

    于是乎,好些个破皮无赖直接干扰施工。

    结果,北镇抚司的锦衣卫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