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宁这次来见李睿,是真的走投无路了。
当年和李睿在恒隆广场相遇又错过之后,王振宁的事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就从一个商场的杂货铺,变成了一家集玩具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的潮玩公司,发展的很快,却也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逼的他向外寻求融资。
明明李睿的名片就静静的躺在他办公室的某个小盒子里,王振宁却舍近求远的找到位于燕州的创业工场,拿到200万元天使投资,赢得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200万很快就花完了,创业工场的创始人麦钢又介绍天赋资本给王振宁,拿到了600万,但资金依然远远不够。
王振宁去见过很多风投基金,那些经理人一听说popoart是主攻线下的企业,甚至连面都不愿意见。
一位投资人好不容易抽出20分钟见了王振宁,只听了三句话就问能不能把线下经营模式转移到线上,能转的话,就投500万,转不了的话,出门右转不送。
那个时间节点正是电商被疯狂追捧的年代,所有人都被淘贝,晶东,双十一,618的业绩给震撼到,只要搞电商都能轻松融到资金,可如果是线下,几乎没有投资人问津。
popoart的经营模式也为人诟病。一个投资人耐着性子听完王振宁的解释,反问你们不就是一个卖布娃娃和小玩具的格子铺吗,为什么要融资这么多钱,该不会是来骗钱的吧?
更让王振宁很难融资的原因是他学历平平,毕业于一个民办大学,团队里有一半人都是他的大学同学,这跟那些动辄燕大水木常春藤毕业的精英团队比起来,简直平庸的再不能平庸。
而且王振宁和张铭有点像,属于那种心里有很多想法却很难用语言描述出来的性格,他没有杰克那种巧舌如簧,也没有波尼的温文尔雅,更不如罗宾技术精湛,说话慢慢吞吞,虽然条理很清楚,却没有感染力。
很多投资人见过王振宁之后,对他和他的团队评价很差,投资当然就无法推进下去。
靠着天赋资本陆续给的几千万,popoart坚持到现在,他们主推的olly盲盒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和欢迎,看起来一切正朝着好的方向前进,资金又出现了巨大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