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这一句之差,实际上已经悄然间暴露赵括的战略、战法。但显然,兴奋的众人并没有感受到这二字之间的差别。
伸出左手稍稍压制住底下将士们的激动之情,赵括随即继续开口稍作解释。
“诸君皆知,我大军在长平之战中胜之秦也,并取上党、河内之二郡也。
然,诸君却不知,长平一战,耗时三年,我大赵百年积蓄为之一空也,邯郸府库之中如今已然空空如也。”
赵括的话风一转,倒是令在场的将士们有些措手不及。赵括的“哭穷”却没有就此打住。
“据本将所知,大战之初,从代地调遣大军不下数万之人也,不少当为二三子之同袍也,如今大战既已告捷,却不见其人归来,何也?”赵括突然问道。
如果说刚刚府库的问题,还远在邯郸,众人还有些不太关注,可说到自己的同袍们,众将士便无法淡定了。
的确,战事已尽,怎么还不归来?若是南调的大军能够回转,胡人又岂是问题?
总不能是数万大军全军尽没了吧?也不该啊
就在众将士议论纷纷之时,赵括的话音再度响起。
“非其不愿,不能尔。”赵括果断地给出了最终的答案。
“我代军精锐,每每所战,皆披坚持锐,甘冒锋矢,冲杀在前。长平战中,壁垒攻防、北路决战,皆多亏代地军之死战也。代地勇武之军,堪为众军之典范也。非代军之强,无有长平之胜也。”赵括继续夸赞着代军来。
随即话锋再度一转,声音略微低沉。
“然,长平虽胜,我军损兵却也更胜也。长平之军近五十万,大战之后只存十余万;每每冲锋在前的代地大军,损兵更是严重,几乎十不存一也。”
闻言的众将士,心情皆是一沉。
都知道长平之战打得苦,可到底出了上层的军官,底层的军卒哪里知道损失会是这么的大。十不存一啊!那战场之上,该有多么的凶险?!
不待众人消化掉刚刚的噩耗,赵括的声音再度响起。
“如今长平已胜,按理来说应该令生者归乡,也好给父老乡亲报个平安。”赵括继续说道:“可是,新附之地,上党、河内二郡,皆比邻秦国。秦国虽败,又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