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从长平之战开始 > 第404章 助燕与否朝堂论(4/4)
平战时,再作壁上观。

    反之,今我大秦出兵河东,虽只三千众,对燕却可说是大军集结中,如此来年战赵之时,燕国不来则为天下唾弃也,若其来,虽则千数之中,亦可令赵国首尾难顾也;

    以三千卒换来日燕军袭扰之功,此利一也。

    其二,若我断然拒绝燕国,虽无兵马钱粮之损失,却有我大秦惧赵之名声损失也,若因此而使山东(崤山以东)各国不再惧怕我大秦,则失之大矣。

    以三千卒正我大秦无惧之名,令山东诸国瑟瑟然,此利二也。

    其三,虽则我军只有三千之众,然以王龁将军之名声,赵国也不得不慎重对待,起码而言,上党、河内郡之赵军不得轻易回转邯郸。

    如此,虽不能佐燕军之功成,却也至少令其免于全军尽没之危,并陷燕赵与死敌之境,来年再战于赵,则燕必为我所用也。

    以三千卒牵制赵军主力,免燕军尽没之危,保燕国之实力,此利三也。

    当然,所谓凡事有利有弊,王龁将军此去,却是要忍气吞声,最终也只能无功而返了。”

    说着,范睢的眼神稍稍看向了秦王。显然这最后的半句话,并非在调侃王龁,而是在有意地提醒秦王。

    提醒什么?

    自然是此次行动虽然耗费不多,却也不是不可以不无功而返的。

    只是,秦王尚且还未收到范睢的提醒呢,那边反对的声音便立即响起了:“然则赵军误以为我军增兵意图不轨,与我战,将如何收场焉?”

    “赵之愿两线作战乎?”范睢不急不忙地问道。

    显然是不愿的,赵国此时,需要的也是休养生息,若是可以,燕国他们也不想碰。只要秦国不越线,赵国怎么可能主动犯边。

    “若是因为我军之牵制,燕军功成,又该如何?”又一个大臣问道。

    只是这个问题,范睢还来不及回答,就被一旁的王龁抢了先:“你道那赵国赵括是何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