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李牧呢。
好在李牧对于此次的进兵也是思虑良久,对于战场的分析也是相当的透彻,如今面对上将军的问题,倒也没有任何慌张的情况。
“回禀上将军。”李牧随即拿起了指挥棒,开始了他的阐述。
“末将以为,三路者,东路马车之敌乃胡人单于主力,兵力十分雄厚,以我军目前之战力,实难于攻破也。故此只能在中路、西路二者中选其一先行突破也。
若是我军先破之西路当城之敌,则消息势必传递之中路桑干城,中路之军必龟缩一团,而后撤至东路,与其单于汇合,则我军恐追之不及也。
反之,若我军先破之中路桑干城之敌,则即便消息传递至西路,其将欲撤离者,却也不可越中路而走,除非退回草原,否则只能龟缩与西路,等候其单于之救援。则我军依然可集中优势兵力而破之也。
故此,我军当先破中路桑干城之敌,而后破之西路当城之敌,最后回援东路马城,则胡人大军之势破也。”
听得李牧之言,赵括也是相当的满意,显然自己调度的意图,李牧是深切的领悟了的。
周围三人看着侃侃而谈的李牧,心中也是有些佩服,毕竟能够领会上将军意图并且如此清晰地表达出来,军中还是少数,即便是自己,或许也不能做得更好吧。也怪不得上将军如此重视此人,确实是有些东西的。
不知不觉中,几人对李牧的观感也有所转变。
只是,赵括的问题却还没有问完,随即继续看向李牧问道:“中路之敌、西路之敌,当如何破之?”
“末将以为。”得到上将军肯定的李牧显得更加自信了,随即便继续拿起指挥棒说道:
“可擒贼先擒王也。中路主力已集中其两万大军,而西路之军更有三万多人马。我军当尽起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穿插至其主力大营之前,一举而斩将夺旗。待其主力大营尽灭,余者皆只有寥寥数千之兵卒,不足为惧也。”
闻言的三将,皆是不由自主地点起了头,直扑主力的确是目前最适合赵军的办法。只是闻言的赵括,却没有刚刚的欣慰,反而微微皱起了眉头,但有很快恢复了正常。
“两路皆是如此吗?”赵括不动声色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