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知道的,所以给出的理由也很冠冕堂皇:“以此疲军而攻之安逸之师,非智者所谓也。当暂缓进军,令众军得以修整,好以全胜之力而破敌也!”
就这样,在这样看似为了众军、为了战事着想的王命之下,燕军主力开始减速,甚至到了最后,一日不过行进十数里,简直就离谱!
稍稍有些经验的燕国军士,此时想的已经不再是要如何建功立业,而是要如何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保存好自己的性命了。
就在这样的行军,能打赢战争才有怪事呢!
这样的行军,就连在邯郸城中,一直备战中的平原君都感觉到诧异。想来安平城到邯郸城,不过日的路程,怎样燕军也该兵临城下了才对啊?!
难道燕军另有所图?!
惊疑不定的平原君赶紧撒出了斥候,对燕军的行军进行了摸排。
很快,斥候发回了最新的情况:狡猾的燕军果然另有阴谋,在安平城外,燕军就分兵了!
数万燕军“精锐”在将军卿秦的带领下,直插代北而去,另外十万大军则是洋洋洒洒地在燕王和国相栗腹的率领下往邯郸而来。
虽然说往邯郸而来的兵力不多,可平原君却知道,有时候兵力的多寡并不代表战力的强弱。
而两只大军,孰强孰弱,在平原君看来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
原因很简单,卿秦已经算是此次出征中的燕军中最能打的将军了,而燕王也好、国相栗腹也罢,一天军营都没有待过,哪里会将兵?
再加上往邯郸而来的这十万大军磨磨蹭蹭的样子,平原君很确定:燕军真正的主力不是往邯郸而来的燕王所部,而是往代北而去的卿秦所部!
换言之,燕军围攻邯郸是假,重军挺进代北,埋伏上将军才是真!
于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便在平原君的臆测之中产生了!
而所谓的“危急”也随之到来,赵王派出平阳君就是要召回上将军,一旦上将军率军而归,岂不正中燕军的埋伏?!
这可真是要了老命了!
想明白这点的平原君,恨不能立即就飞到代地而去,告诉上将军别回来,有埋伏!
可是,可能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么率军去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