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瞬间,箭塔之上的燕军弓兵们便被赵军的强弓硬弩给报销了一多半,剩下的一小半根本无力再对城楼之上的赵军弓兵形成压制。
一时之间,燕军几乎处处都被压制。燕军靠近城墙之后,这最强的第一轮进攻,就这样被赵括轻易地化解了。
当然,城楼之上的赵括没有多少的喜色,而在中军之中的卿秦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没有多少担忧。
两人都很清楚,燕军的优势不在这一击之威,而在于「耗」之一字。
没错,耗,消耗的耗。
兵力占据了绝对优势的燕军可以被击退无数次,但只要能够持续地消耗城内赵军的兵力、守城物资,那么终究,胜利就会属于燕军。
因此,虽然自己这来势汹汹的一击,被赵军轻易地格挡住,卿秦却一点都不慌,只是静静地看着城楼之上战局的发展。
赵括又何尝不知道自家的短处,也正因为知道,所以赵括从一开始便亲自上了战场,甚至不惜冒着受伤的危险,也要顶住燕军这第一波的进攻!
目的很简单,他就是要用身先士卒的举动告诉全城的守军誓死守城的决心,同时,也更是激发起赵军全体高昂的军心士气!
什么「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在此刻通通不管用了!
长刀出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于是,在上将军赵括的率先垂范之下,整个城楼之上的赵军都疯狂了。就连一
贯以稳自居的孙崮,也不由得抽出了手中长刀,向着右方的燕军便砍杀而去。
阵型?不需要了。章法?不重要了。
气势如虹的赵军,根本不是如今的燕军可以抵挡得住的,别看那燕军依旧源源不断地从云梯之上爬将上来,但赵括明白,孙崮也清楚,甚至所有的赵国士兵们,都知道:此不过插标卖首之辈耳!
却见被亲卫们护住了的赵括,并没有就此离开,反而继续拖着的长刀,向着燕军最多处漫溯。
长刀在城楼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划过,偶尔迸发出一两颗火星,伴着吱吱的声响,又消散在嘈杂的厮杀声中。
赵括二话不说,双手握住大刀的刀柄,一个拖刀斩,面前的燕军便被一分为二。
赵括也有些不可思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