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一脸“便秘”的曲长扔过去一个袋子,打开一看,竟然是满满一袋的黍米,校尉笑着说道:“用一袋换你一把,你不亏!”
曲长无奈地看着自己的顶头上司,小声地嘀咕道:“还不亏!亏到姥姥家了!那可是上将军吃过的勒!能一样吗!”
校尉却不再理会那个憨货,随即又亲自将手中的那把黑黢黢的黍米,每人几粒地分发了下去,每发一人都说上一句:“这可是上将军吃过的!本将军好不容易讨要到的。嘿嘿!”
众将士显然都是听到了上将军与曲长的对话的,当然也自然不去戳破
校尉的谎言,纷纷大赞校尉:吾之楷模也。
随即美滋滋地接过那几粒黍米,仔仔细细地端详片刻,又一粒粒地含到了嘴中,待其自然化开,喃喃地说道:“上将军吃的黍米,就是甜!”
若是赵括听到了,估计要郁闷得半死,这群文盲,甜个屁啊甜,那是浸了血的黍米,那甜味是血的味道啊亲!
而凡是吃过赵括黍米的赵军士卒,无不精力百倍,信心爆棚,仿佛打了兴奋剂似的,竟然生生将燕军给压制住了。或许,这便是信仰的力量?
不过,看着将士们一个个欣喜的模样,赵括知道,这局面算是暂时地稳了下来了。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援军了。
李牧啊!屈指算来也有四五日的时间了。你可不能让咱失望啊!
赵括不知道的是,他所寄予厚望的李牧,在他正浴血奋战燕军之时,也在经历着从未有过的严峻的考验。
只是这考验并不是来自燕王和他的十万燕军。
离开阏与城的第三日夜里,李牧便已经率军赶到了邯郸的外围。
这边燕王所带领的燕军显然也未曾给予邯郸城丝毫的喘息之机,即便是夜晚,依旧灯火通明地战斗着,只是这战斗的强度也好,士卒的战斗意志也罢,远不如阏与城来得激烈。
尽管不算激烈,死伤也不算惨重,但这仗却是打得有来有回。毕竟城楼之上的赵军也不是啥精锐,平原君眼见着燕军战力羸
弱,当即便将城楼上近三分之二的兵力换成了健仆和新兵。又一万多的兵力被平原君雪藏了起来,美其名曰:预备队。
当然,这也同样遭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