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早已被大军坚壁
清野。没办法,野外不比城内,黑暗之中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若是任由百姓前来,恐怕非得要数万大军维护秩序才可。
即便是与民同乐也需要有个极限。
随着三千骑军接管了行军队列,原本热闹的场景顿时消散了不少。
三千铁甲,都是从各军之中挑选出的精锐部队,一个个人高马大,很自然地就将赵括与随行的百官牢牢护在中央。
在队列的外侧,更是两人一组,一人持刃一人持火把,杜绝掉一切可能的意外。
也正是这道火焰,直接将邯郸城的热闹缓缓蔓延到了祭天地的高台之上!
即便行军的队列已经扎实到可怕的地步,但李牧尤嫌不足,在那未知的黑暗中,周骐和孙崮各自掌握这一万多精兵,随时可以在盏茶的功夫抵达大部队,进行增援。
换言之,为了这次的祭典,李牧调集了三万多精锐兵马驻守邯郸。
而与此同时,在上党郡、在代郡,甚至是新附的武阳等地,所有的赵军都在三日前便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
但凡有人敢破坏这次的仪典,李牧当时就要让他知道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可以说,为了这场祭典,赵国从上到下都已经竭尽了全力。而这样的一次动员,几乎不亚于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调动。
能够在如此繁复的调动之中保证方方面面的安全,作为安保负责人的李牧,显然是居功至伟的。
也因此,李牧算是彻底
的得到了几乎所有赵国大将们的认可。尤其一直在李牧身边查缺补漏的廉颇和田单,更是对李牧夸赞有加。
所有人都知道,下一任的上将军已经在祭祀的行进中,悄悄出炉了。
很快,在大军的护卫下,又经过了大半个时辰的跋涉,三千大军终于护送着赵括和百官来到了高耸的祭坛之下!
说是祭坛,倒真是有些简陋。简单来说,就是邯郸东北方向上的一座并不算是十分高大的土堆。
选这个地方,也没有旁的原因,有一定的高度,能节省材料,距离邯郸城也不近不远,不会让所有人舟车劳顿。
虽然这土堆没有泰山那般的雄壮,但在赵括的心中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