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偏偏王上就在绝路之中发现了一条路,还真的走通了。
很快,在三人的热烈讨论之下,一个还算详细的“焚粮迫秦”的计划已然出炉。
虽然廉颇一直心不在焉并没有怎么参与讨论,却也将计划听得清楚。
终于,在计划确定之后,经过一整天鏖战的四人也终于疲倦上身,随即相互告辞便各自归营而去。
因为赵军的营寨并没有与联军建在一起,倒也省去了廉颇掩人耳目的功夫。
回到自己的大营之后,廉颇迅速地将刚刚讨论的所谓“焚粮迫秦”的计划誊写到了布帛之上,随即唤来了自己的亲兵。
双手递过已经封好的帛书,廉颇吩咐道:“速往邯郸,亲递我王,三日内必须送达。”
同样的,因为事关重大,廉颇也没有采用飞鸽传书的办法。当然了河内如今掌握在赵国的手中,从周王畿经河内郡,也就是如今赵国的上党郡再往邯郸,距离比之往咸阳要短了一倍不止。让亲兵报信,也是完全来得及的。
“是。”亲兵闻言立即接过了帛书答应道。
几乎在秦军的小股骑兵消失在夜色中的同时,一直赵国的骑兵队伍也消失在了茫茫的黑夜之中。
倒是魏、韩、楚三国的将军在这无尽的黑暗中已经进入了梦乡。
因为熬夜大战的缘故,第二天的早晨来得格外的快。
好容易躺下没多久,廉颇就被
营外的号角声吵醒。
这不是秦军进攻的号角,而是赵军的起床号声,尽管廉颇的身子依旧疲累不堪,他还是在第一时间就弹坐了起来,身上的铠甲未卸,一把冷水拂面,瞬间精神了许多。
系上佩剑,撩开营帘,廉颇大跨步地走出了营帐。
营外,熙熙攘攘的声音中,赵军的士卒们被各自的伍长、什长催促着起了身,随即又在各自屯长、校尉的带领下开始进行早操。
而廉颇也带着自己的亲兵出现在了校场之上。
不过盏茶的功夫,校场之上已经充斥着阵阵的喊杀声。
这如同闷雷一般的喊杀声音,随着晨间的清风,飘飘荡荡地朝着远方奔流而去。
“敌袭!”
“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