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任何一方哪怕稍稍泄了一丝的气力,这条曲线恐怕就会被彻底拉走。
而想要再迎来这样的一个驻点,就不知还要等待多少的春秋岁月了。
显然,赵括虽然给赵国带来的诸多的改变,但在不知不觉中,赵括自己也在被这个时代所改变着。而如今,赵括的内心实际上已经有些向着有利于战事的方向倾斜了。
正在此时,赵括却是看到了坐在平原君右侧,一直没有开口的礼部侍郎虞卿。
鬼使神差的,赵括居然想听听他的意见,毕竟在历史上,此人也是留下过墨点之人,虽然被同时代的秦国大能们的光芒给掩盖了过去,但能名留青史之人
,当然不会是泛泛之辈。
“两位爱卿。”赵括随即出言阻止了平原君和田单的论战,道:“两位爱卿之意,寡人已经知晓,不过,两位讨论之前,寡人还想听听虞卿的想法。如何?”
听得赵括的话语,两人随即相视一眼,双双抱拳道:“是。”
紧接着,三人的目光齐齐投降了陪坐末席的虞卿。
面对三巨头的凝视,虞卿倒也不慌,毕竟也是“老臣”了。
微微拱手之后,虞卿随即便答道:“多谢我王。微臣以为,平原君和田单将军,都是为了我赵国百年之计,所论之言也都有道理。”
一句话,看似是两不得罪的废话,但众人却是从中听出了不同的意味。
没错,就是对两人的称呼,平原君和田单将军,一为君,一为将军,一文一武。简简单单的称呼,却是直指了两人矛盾的根本原因——这是文臣和武将的理念的分歧。
既然已经找到了分歧的原因,自然也该有解决该问题的办法。
自然几人对虞卿接下来的话就更感兴趣了。
随即,虞卿便开始述说起他的想法来:“微臣短视,又有些妇人之仁,既不愿看到暴秦占据上风,也不想看到百姓饿殍遍野、露骨道边。”
显然,虞卿还在继续铺垫,以极低的姿态为自己叠甲。
平原君,您自然是对的,我知道,但我有些短视,所以我很不想让秦国占周王畿。这,您能理解,对吧?
田将军,您当
然也是对的,我也知道,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