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身着扎甲、手持
长矛等长兵器的步卒,他们可以从盾牌上方的缺口伸出长矛给予敌军杀伤,同时也能抵住敌军的盾牌隔离出战场,给自己的跳荡兵和后方的弓兵腾出作战空间。
当然了,如果是骑军来袭,长矛兵也会取代跳荡兵的位置,在盾兵之后形成矛阵,对骑军造成一定的威胁。
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在战场之上长矛兵从来都是步军的中坚力量。
长矛兵之后,是身着铁甲,左手绑着小盾,右手握着制式长剑的步卒,这是攀登壁垒的主力,也是秦军之中战力最强、装备最好的重装步兵。
如果说刚刚武装到牙齿的盾兵偏向于防御,那么这只重装步兵,更多的则是用来进攻。
配合着跳荡兵打开的缺口,这股重装步兵要做的就是贴上去,守住缺口、扩大缺口,最终为大军打开通道,彻底凿破敌人的阵线。
当然了,前面的这些步兵,虽然各有用途,但都属于近战部队。
在期之后,则是中远程输出部队。
紧挨着重甲步兵的,则是身背标枪和石头,腰挎长刀的抛投手,不用问,他们主要的进攻手段,就是投掷标枪和石头,对敌军的盾兵之后的长矛方阵实施隔空打击,配合跳荡兵打开缺口。
在后面,就是秦军最为引以为傲的弓弩兵部队。
前面的长盾、长剑,虽然跟其他五国有些差距,但差距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但弓弩兵,尤其是秦军的强弩却是属
于独占鳌头的情况。
没有什么问题是秦军的床弩解决不了的,如果一发不行,那就再来一发。
威力、射程、甚至是大小和灵活度,秦军的弩箭几乎是全方面的碾压这山东诸国。
而这里,已经是属于中军的范畴了。
弓弩兵的四周又是一个个长矛方阵,弓弩虽然威力巨大,但却属于中远程的攻击手段,虽然腰间也有长刀,但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一个将军会愿意将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弓弩兵拿去当普通步兵用的。
自然,用一个个的长矛方阵护卫其中,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弓弩兵之后,便是王龁的中军,一杆顶天立地的大纛,配合着十数面硕大的战鼓和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