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从长平之战开始 > 第615章 千里奔袭分兵中(3/5)
”李牧再度开口交代道:“入河西之地后,务必行动迅速,四日之间,务必穿插到函谷关下,并保持声势浩大之象,造成我军行将扣关的假象。而后,不管周王畿之秦军是否调回,一旦秦军增兵函谷,便要迅速东撤,回返上党之地。总之一句话,行动要快、要猛烈,来去如风。”

    “是,谨遵将令!”孙崮再度领命道。

    随即,二人便在山中分道扬镳,孙崮带着两万骑兵一路向西,直冲函谷关,而李牧则带着兵马,一路向东,目标直指洛城。

    虽然如今的行军已经不需要再顾忌是否被秦人发现了,但其行军的难度却是丝毫未减。

    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不是行军的路线或是行军粮草的问题,而是时间的配合。

    确切地说,是东西两路军之间的时间配合。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赵军此去并不是真的要跟秦军决战的,而是要恫吓秦军退军的。

    此时决战,赵军虽然绕后,有一定的地理优势,但轵城之下的地形并无法完成对秦军的包围。

    因此,极有可能,即便是能给予秦军一定的打击,也绝不致命。这样一来,秦军势必继续增兵,两军在周王畿之地彻底地对峙起来,才会是最可能的结果。

    这结果可不是赵括所想要的。

    赵括要的是结束战争,压缩秦军的战果,却不想把自己搭进去。

    很简单的道理,现在要解决秦国,要付出的代价太大,又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秦军给吓回去。

    怎么吓回去?

    最好的莫过于咸阳遇袭、秦王危殆了。

    当然,暂时赵军还并没有破袭咸阳的能力,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驻马函谷关外,威慑秦军。

    这样一来,秦王势必增兵函谷关,同时也会通知前线的王龁。

    不过,以秦王的睿智和王龁的老谋深算,并不一定会因为函谷遇袭就行撤兵之举。

    但如果此时,王龁发现他的粮道被断呢?

    是的,若是此时,刚刚接到函谷遇袭的王龁又猛然收到洛城被赵军夺取的消息,你猜他会怎么想?

    极大的可能,王龁会猛然意识到,赵军的主力已经南下。而在赵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