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畿这块肥肉?
是的,几乎在确定秦军撤出周王畿的一瞬间,魏王就已经想到了赵括曾经的承诺,根本不需要赵国的细作们再费尽心力地去提醒。
当然,魏王显然也不是傻子,如今的时代,哪个国家还讲信用,讲信用的国家早被吞得渣都不剩了。
战前赵王虽然说过这话,甚至国书之中也明文记录了下来,可赵国不认,你能有啥办法。毕竟这周王畿之地能夺回来,可以说几乎就是赵国一家的功劳。
更何况,同样签下了国书的韩之国,甚至都能把联盟出卖给秦国,赵国毁个约,又有什么关系?
可是,周王畿这块肥得流油的大肉放在魏王的面前,不让他抓在手里,这心中的痒痒,简直是非人的待遇啊。
舔了舔自己的嘴唇,魏王的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来人。”魏王随即唤来宦者,道:“立即传命相国,将赵军逼退秦军,占领周王畿之事,传书楚王,邀其遣使与寡人之使者,一同往邯郸,庆贺败秦之胜。”
“是。”宦者立即应诺道。
好消息是,魏王还不算完全没脑子,没有想着直接去找赵国要地盘,还喊上了同样出钱出力却一无所获的楚国;
坏消息是,魏王的心思简直昭然若揭,根本不需要揣测的。所谓“庆贺”是假,逼迫赵国履行盟约才是真的。
只是,楚国会有那么大的胆子吗?
更重要的是,赵国会怕了吗?
别说魏、楚两国了,就算是魏王把其他所有国家都叫上,只要没有秦国在其中,赵国会带怕的?
不过,魏王倒也没有只联络楚国这一手准备。
事实上,发出国书,联络楚国一起逼迫赵国,只是魏王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魏王需要造成一个既定的事实。
一个魏国已经向赵国发出了领土要求的既定事实。
而在这个既定的事实之下,再多的辩解已经没有意义,与其首鼠两端,不如顺水推舟。
为了大局着想,他的兄弟——信陵君,必须也只能硬着头皮,向赵国谋求周王畿之地。
当即,魏王便又命宦者令,将信陵君带上殿来。
因为连续两次的出战失败,信陵君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