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信陵君心中一愣。
“然也。”魏王继续说道:“知晓我大魏根底者不少,可能尽心为我大魏办事者却少;朝内能辩之士不多,能与赵国有交情者更少。以此观之,唯有信陵君,可担此重任也。”
“这?”信陵君还是有些迟疑,毕竟,出使这样的活动,并不是他所擅长的。可是魏王似乎说的也有道理,魏国如今的朝堂,不说全都是废物,有用的也极其有限。
而在这极其有限的一些人中,还没法完全地信任,更别说会跟赵国有什么交集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自己的确是最佳的人选。别的不说,当年窃符救赵的人情,可不是区区两万担粮食就能还清的。
只是隐隐的,信陵君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显然,信陵君并没有意识到,通知楚国这样的“愚蠢”举动,却是魏王有意为之,目的就是造成既定的事实,造成这所谓的“被动”。
魏王很清楚,只有这样的被动的不利条件之下,信陵君才能下死力去挽回。也只有这样的情况下,他拿下周王畿之地的意图,才有更大的实现的可能。
狡猾的魏王显然并不想让信陵君反应过来,当即继续补充道:“对了,正好,信陵君你在归来的路上不是借了廉颇将军两万担粮食吗?就以还粮的名义,前往邯郸,既可躲过不必要之猜测,还能尽显我大魏之风范。更兼给足了赵国面子,说不定,赵王括一开心之下,就同意了寡人的想法了呢。”
闻言,信陵君再度语塞,没想到自己的王上,直到现在,依旧做着收拢周王畿之地的野心。
“我王容禀。”信陵君摇着头说道:“王若有令,命微臣前往赵国周旋一番,微臣自当领命而欣然前往。只是,这周王畿之地?”
“我王。”信陵君耐下了性子继续对魏王说道:“周王畿之地,膏腴之地也,此天下之所共知也。赵国虽或有诚信,然此大利面前,怎可能轻易让步?更何况,此地,与我联军之战也并无关系,硬套之战前承诺,恐难以服众也。”
“信陵君此言差矣。”魏王当然也知道信陵君说的并不无道理,只是,越是困难也越是说明这块地盘的价值。
而作为王上,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只要一个借口,哪怕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