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从长平之战开始 > 第635章 旧王已逝新王生(4/5)
,可不是青壮或是屯田兵组成的杂牌军,而是真正上过战场,和胡人、秦人都厮杀过的真正精锐。

    与此同时,平原君也随即从各地召集开荒的民众,汇合着愿意投奔赵国的胡人,以及部分从周王畿而来的流民,再混杂着一万的屯田兵,组成了第二梯队,带着足够的粮食,奔赴淮泗之地。

    这个冬天,会是属于淮泗之地的冬天,而这十数万的民众和屯田兵,会在淮泗之地开河修渠,开荒为地,将淮泗之地打造成为另一片屯田之地。

    魏国方面自然还是信陵君挂帅,领着三万大军便接管了洛城周遭的地盘。李牧随即将兵力回收,主力驻扎在轵城,至于河壅城,李牧只留下了三千战兵以作警戒之用。

    倒是楚国方面,此次前来交接之人,却不是景家之人,而屈姓族人,副将更是昭氏族人。

    显然,这又是楚国内部的一番力量交割,屈、昭两家短暂地联合在了一起,共同排斥了景家之人。

    这或许跟景家的将军抛弃大军,独自逃回了楚国,也不无关系。

    当然,期间秦国也是收到了三国换地的消息。只可惜,秦王除了表示诧异和不解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一来,秦军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互换和调动,除了固守函谷的几万大军未曾动摇之外,几乎所有的郡县之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兵力调动。如此规模的调动之下,秦国自然没有时间,也更没有兵力去管他国的事情了。

    二来,三国开始换地的行动之时,已然进入了冬日,天气更是已经转冷,此时进军而战,显然不是一件好事情;

    三来,也是最为重要的——三国换地,对于秦国而言,好处明显大于坏处。秦王根本没好友理由去阻止啊。

    很简单的道理,从赵军的手里夺取一座城池,秦国必须准备比之更多的兵马才有一定的胜算。

    可从魏国、楚国的手中夺取城池,即便是兵力少上一些,秦军都有很大的胜算。

    怎么看,赵国的行为都是在给秦国送地盘啊!

    这也是秦王无论如何也看不懂赵括操作的原因。

    而这也彻底反应了秦王与赵括二人的心理上的区别:如今的秦王的眼中,赵国已经占据了绝大的地盘,大到他几乎看不到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