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王容禀。”短暂的沉默之后,却是吕不韦接起了话头,对着赵括微微一拜,随即说道:“平原君所言虽然有理,然,君上却是忘记了一笔重要的账。”
“哦?”在场诸人随即都看向了吕不韦的方向。
“若是单算我赵国的账,那自然是不足以支撑出征之用。”吕不韦见状,当即便解释了起来:“不过,还给齐、楚两国的粮秣,并非要即收即还,我等大可以此粮秣为军饷,待攻下一国之后,其国库、内库之资,必为我所用,如此,必能弥补军需之用也。”
“秦国屡战于外,而不见其弱者,盖因此也。”似乎是怕不够说服力的,吕不韦也将秦军这个生动的例子搬了出来。
“以战养战?”赵括有些皱眉地说道。
“然也。”吕不韦当即点头道。
这当然是个好办法,而且不管是韩之国还是燕国,对底层百姓的剥削,那都是取之尽锱铢的,虽然国家百姓没有钱粮,但其王宫内库甚至是世家大族之中,依旧是富得流油的。
若是能够将这些钱粮纳入府库,当然能够弥补掉出兵所消耗的粮秣了。
但这个办法的前提是,赵国能够有必胜的把握,甚至还要有速胜的把握。
虽说以如今赵国的国力、赵军的战力,对上韩军和燕军,都有着很大的把握。可毕竟是灭国之战,即便羸弱如周朝,几乎没有自己的军队,也在最后一战中爆发出巨大的战力,甚至生生地在秦军身上扒下了一层皮。
一方劳师远征,而且军粮不足,另一方却是以逸待劳,更是守卫自家的国土,两相比较之下,赵军显然处于不利的环境之中。
当然,国力和军力的强大,的确可以稍作弥补,可这样一来,赵国真的还有必胜的把握吗?
更何况,秦国虽然有意向与赵国平分各国疆土。
但用脚指头想也知道,秦国势必要在其中作祟一番,就像是赵国也不可能让秦国轻易的拿下楚国。
但不同的是,秦国即便是进攻不畅,也可以随时退回鄢郢之地,固守防御便是。由郢都在,秦国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一旦赵国的豪赌不成,其河间郡、淮泗郡都将遭到报复心打击,再加上缺粮等因素,赵国一片大好局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