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仅仅是给平原君送颗定心丸而已,国力大幅暴涨的赵国,诸多的政务也是千头万绪。
其中最为重要的当然还是对新纳入版图的燕地和韩地的治理问题。
算上去岁从魏国手里拿到的东郡和从楚国手里拿到的淮泗之地,如今的赵国,已经有了包括邯郸郡、上党军、代郡、九原郡、河间郡、淮泗郡以及燕北及韩地,共计八个郡级的行政机构了。
燕北自不必说,几乎已经全在包围之中的燕北,设立蓟北郡便是了,这也是出兵之前就已有的规划。
问题的关键还是韩地的处置。
韩地实际上的面积虽然比之诸郡都要小上不少,但其地理位置却十分突出,几乎卡在了秦军东出和北上的路上。
又因为周地被魏、楚国所夺,导致韩
之地实际上与赵国并没有接壤。
这就很麻烦了。
今次魏楚站在自己这边,自己的大军自然是畅通无阻了,可万一哪一天魏楚倒向了秦国呢?
哪怕只是魏国一国倒向了秦国,对于赵国对韩地的治理也是绝大的困难。
如今的形势下,这绝非危言耸听,甚至从赵括的角度来看,魏、秦两国极有可能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了。
事实也正如赵括所想的那般,不仅是魏国想要拉拢齐楚两国形成小国的联盟,就连如今的秦国,也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了新一轮的外交攻势。
秦国嘛,打一打、谈一谈,本就是它发家的秘籍。
当然,如何应对是之后的事情,现在的问题还是要把好不容易打下的韩之国牢牢地攥在手中。
驻军几乎是必然的了,可是孤悬在韩地的大军,简直就是挂在馋猫门口的肥肉。
而平原君给到赵括的建议却是两个极端:要么在新郑驻扎上一支最强的兵力,任谁来打,都能死死守住的那种;要么在新郑驻扎上一支屯田军,随时可以解散的那种。
两个极端却又都指向了同一点,诱惑敌来攻,进而决战,并打通与韩之地的联络。
只是,这两个建议对于赵括而言,却着实有些为难。
若是驻扎一只强兵,势必要耗费诸多的粮秣,这样一来夺取韩之地也就只剩下了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