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城打生打死,似乎双方都想要在这新郑的城头将对方摧毁。
实际上,双方后续的动作,却已然展开。
因为王龁提前发动了对新郑城的进攻的缘故,蒙骜也被迫进行提速。
显然,蒙骜也知道赵军一定会紧盯着函谷关的异动,而为了尽可能的隐藏大军的行动,蒙骜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的。
首先便是大军从函谷关的开入开出全都安排在夜晚。
其次,为了配合大军的行动,在夜晚,函谷关也会配合着实行严格的宵禁,没有蒙骜的特别路条,其余人等在晚上出现在函谷附近,一律格杀。
最后,在一只大军开出函谷,便立即会有一只大军被安排开入函谷关中。
因此,在白日里看来,函谷关内的秦军始终是没有变化的。
这样的障眼法虽然很简单,但配合着有史以来最为严苛的宵禁,却是十分的有效。
当然了,这样的办法用个一次两次,最多三四次也就算了,用多了势必会暴露。
很简单的道理,长时间的宵禁,很容易便会引起函谷关内赵国细作的警觉。
虽然夜晚潜行的函谷内,有些做不到,可广撒网在函谷关出关后的数条道路甚至是山林之中,总是能发现些蛛丝马迹的。
蒙骜当然不会不明白,可偏偏,他就是用这样的方法,运送了十余次的部队。
自然,这支秦军的行踪还是被赵军的细作侦查得知了。
不过,这也正是蒙骜所想要达到的效果。他就是要让赵国发现他的行动,却又不能让赵国太过容易发现。
他的十万大军,不过是秦军得第二击,也并不是对赵国致命的一击。
因此,他的行动是否让赵国得知其实并无关紧要,甚至在赵国已经猜到了秦国还有后手的情况下,蒙骜所部的暴露比不暴露还要更好。
只有蒙骜所部暴露了,赵军的注意力才会放到蒙骜所部之上,也才会忽略正在暗戳戳集结着部队的魏国。
可矛盾的是,若是让赵军轻易得知了蒙骜大军的行踪,那赵军肯定又会疑心秦军的后手不该如此轻易暴露,难免不会想到魏国那边。
于是,在这“得过过不得”的特殊要求之下,蒙骜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