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补足,这并没有错。
但魏国的位置,几乎是在所有战场的中点之上,从这里出发,可以用最短的时间,驰援各个战场,若是离开了,势必会造成驰援的不利。
因此,在不明确对手的意图之时,自己手上可用的机动兵力又告罄之时,贸然调动,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
赵括自然也就拒绝了周骐的建议。
于是,秦赵双方甚至在一时间陷入了僵局之中。
赵国,在等待着魏军的整编,等待着孙崮扣响函谷的大门,等待着齐国大军攻入淮泗郡。
秦国,也在等待着,等待齐国和楚国的大军抵达战场的那一刻。
终于在两军的等待之中,秋天悄然离去,冬日悄然到来。
好在,身为主战场的颍川郡倒也不似北方那般寒冷,但多多少少还是沾染了冬日的气息。
火盆依次点燃间,王龁也终于等来了齐军西进的消息,不过一日,便有传来了楚军北上的消息。
公元前253年冬,齐国撕毁与赵国之盟约,倾全国之兵,约一十五万众,分作左右两路,浩浩荡荡杀向了田单所在的淮泗郡。
应该说,齐国这次是真的豁出去了。
十五万大军,已经是如今的齐国所能发出的兵力的上限了。
就这样,十五万大军还被分成了两路,不是两路更好牵制,只是两路的主子不是一路人。
是的,齐国的国王和大臣们在出兵伐赵的事情上达成了一致,但双方实际依旧并不信任对方。
自然十五万大军,也被这两股势力给硬生生地分成了两股。
这对于赵军、对于田单而言当然是绝大的利好。毕竟两支七万多的大军跟一支一十五万的大军,那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甚至,要不是田单的手中也只有区区的七万人马,田单甚至有想要直接先吃掉其中一股的打算。
事实上,田单的布置也正是如此。
对于齐国的两路大军,田单采取打一路放一路的办法,即对一路的齐军进行严防死守,不让他动弹分毫,而对另一路的齐军则是让开大路,让他们孤军深入。
很明显,田单就是要将两只部队错开,从而分而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