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没能打个招呼,便已经离别。
当然,对于军人而言,也没有那么多的离别的愁绪。
至此,李牧此次淮泗行的第二阶段也算是也圆满地完成了,接下来也就是此行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难的阶段。
一方面,李牧必须尽快地赶回新郑,以防止新郑为秦军所迫;
另一方面,李牧却又不能死命地赶路,他必须尽可能地保证部队的战斗力,以防止秦军突然的阻击和应对秦军围城(寨)的局面。
这就要李牧在赶路与保存战斗力这两个矛盾的两极点之间寻找到合适的平衡点。这当然也是对李牧指挥艺术的严峻考验。
但好在,李牧是什么人?
那是能把残破的赵国都扛在身上安然度过数十载的狠人。
千里驰援对于历史上的李牧而言更是家常便饭,从代北一路南下回援邯郸,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如今区区一场回援的战斗又岂能难得倒他?
更何况,在行军之前,李牧便对回援做好了精心的布置。
终于,一路有惊无险地,李牧所率十万大军几乎就是在秦、楚两军的眼皮子底下,钻回了新郑城内。
倒是让已经准备好死守新郑的赵括好一顿的惋惜。
当然,说是惋惜,实际上更是庆幸。
要是真被有着绝对兵力优势的秦军展开了攻势,赵括说着淡定,却还真不一定能守下来。
即便新郑城守得下来,周骐的外寨恐怕也很难保住。
而一旦外寨被拔,秦军极有可能就此分兵北上,袭战洛城、曲阳甚至是轵城等地,这样一来,战局恐怕又更加复杂了。
好在,这一切随着李牧的归来,都已经不可能发生了。
甚至,赵括还继续隐瞒着李牧大军归来的消息,若是秦军因此而发兵攻城,赵括不介意让李牧和赵韦再给秦军一个大大的惊喜。
只可惜,秦军比预想中得到消息的时间还要晚上太多——八天的时间,都足够李牧跑个来回了。
即便赵括有意隐瞒,但秦军的王龁用脚指头想也知道,前出淮泗郡的大军一定是已经回来了,自然也不会上当继续进攻了。xь
虽然新郑方向上一直没能有战事地发生,但淮泗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