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从长平之战开始 > 第756章 赵细作再战上庸(2/5)


    而且,论城池的坚固、论地形的险要,武陵城也远不如大庸,驻守在武陵城的秦军队伍也不过几百人而已。

    换言之,一旦上庸失守,武陵城更守不住。一旦上庸、武陵相继失守,赵军便可以继续西进,直入汉中,顺势切断关中之地与蜀中的联络。

    这可就真的要了命了。

    秦军主将能被蒙骜看重,虽然在涉及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有所疏漏,至少在军事能力方面师没有问题的。

    自然也明白,这样的事情是断断不能发生的。

    既然如此,也便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秦军主将也是奋起了所有的勇气,一面向咸阳方面告急请求援军,一面便开始重整队伍,严守上庸。

    是的,秦军主将决定死守上庸,死守住汉中前的最后一个堡垒。

    应该说,秦军主将的决断是正确而果断的,而上庸还真不是守不住的。

    上庸虽然没有剑阁那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得天独厚的地形,却也不是普通的城池。依靠上庸地区狭窄的地形,赵军虽有数十万大军,却根本施展不开。

    依山而建、短小而高大的城墙,能够有效地限制每次赵军进攻的数量。

    空有数十万大军,每次能进攻城墙的赵军数量甚至没法超过五千人。还有一万五千多人的秦军自可以从容应对赵军的进攻。

    至少在这一万五千人消耗完之间,赵军根本奈何不过他们。

    想要消耗掉着一万五千人,按照每个波次五千人的进攻强度,即便是赵军每日日夜不停地进攻,没有个十天半个月也根本消耗不完。

    十日,足可以让秦王从汉中的各个要塞抽调兵力进行增援了。

    而援军也并不需要太多,只要数万人便已经足够。数万人,足够将赵军拖在此地一两个月,届时赵军势必退兵。

    要知道,赵军这追击的一路可都是山路,换言之,赵军的粮食补给也要通过这崎岖的山路送来。

    其中耗损何止过半?

    数十万大军的粮草供应,足可以将赵国给拖垮了。只要消耗下去,赵国不退也势必要退了。

    因此,秦军主将就地驻守的决定,可以说是他这一路以来为数不多的正确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