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就好,也算我说得明白,要不然白费了口舌,还惹的你嫌弃,那我在中间,可就里外不讨好了。”
周家娘子坐在炕上,心里也是稍微放下心来,听进去话就成,刘姥姥更是明白内里的情况,化缘的也要讲究一些,哪能经常来打秋风,就是要来,也讲究一些礼尚往来,多少也要回个礼,哪怕是不值钱的东西,姥姥看着周家娘子还有些担忧的神色,急忙说道,
“哎呀,看您说的哪里的话啊,周家嫂子万万不可如此想,如果这样想,那姥姥成了何人了,这不就是要饭的了吗,徒惹人生嫌。”
“哈哈,姥姥知道就好,可别埋怨我说话重了。”
“周家嫂子,必然不会的,姥姥心里明白的紧。”
二人又说了些陈年旧话,眼看时辰不早了,刘姥姥这才要告辞离去。
临走时,
刘姥姥便要留下一块银子,估摸着有五两银子之多,虽是不舍,可是规矩还是懂的,说是与周家的儿女买果子吃。
这点银子,周家娘子如何放在眼里,也不是以前的陪房了,如今是国公府的管事,怎么漏一点,银子就用不完,执意不肯,刘姥姥感谢不尽,仍从后门去了,回到了巷子口,见到马车还在,眼看着大冷天,伙计还等在此处,心下感激,摸出一两碎银子,递了过去,
“小哥辛苦了,来,拿着,等回去买一些吃食,今个算是帮了姥姥大忙了。”
刘姥姥也知道,姑奶奶前后的变化,可必然和这一辆马车有关,不然哪里会自掏腰包再给二十两银子,最多感觉也就是之前说的,心里颇为感激,看着马车内三石粮食,这才是紧俏的。
伙计接过碎银,满脸喜色,
“谢谢姥姥赏,您老坐好,咱们这就回了,驾。”
一个鞭子抽过去,马车就离开了。
至于刘姥姥刚走没多久,屋内的王熙凤,就问道,
“平儿,来旺人呢,让他买粮食这都那么长时间也不来回话,还有,外面巷子里,粮食是谁在发的,胆子大了,都敢拿我的话当耳旁风了,”
“奶奶,少说话,外面发粮食的不是他,来旺买粮食还没回呢,是薛大爷在发粮食给族人,据说每家都有,足足五百石粮食,我去看马车时候,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