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念头,要是宝玉高中还好说,万一,宝玉没中,贾兰中了,这又该怎么办?
念头一出,立刻被掐灭,怎么可能呢,毕竟兰哥儿年岁在那,八股策论,可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
含元殿,
张瑾瑜眯着眼,半躺在椅子上,打着呼噜,显然是睡着了,也不知是在教坊司用力过猛,还是没吃好,耗了不少气力,
一坐到椅子上,看着眼前的答题折子,密密麻麻的字,瞧上一眼就犯困,不得已,就在此眯了一会。
其余官员见怪不怪,都按着顺序,拿着朱笔,开始一一批阅,遇上侯爷所言的文章,细细品读一番,分个乙上,乙下,好的则是列入甲等。
而那些另寻僻径的文章,则是点出来,亲自送到两位主考官的面前,由他们二人批阅,但凡文章尚可,没有出错的地方,尽数列为甲等,
只是看似人数多一些,其实不然,一千余人的卷子,阅卷已经过了三分之一数,目前甲等文章,也不过十人,
储年大人坐在台上总览阅卷后的数量,会不会太少了,
“沈大人,您看这些文章,多有深意,老夫依照侯爷的意思,列为甲等文章,可是目前甲等文章的数目,不及二十人之数,您说这些该当如何?”
“储大人勿要着急,批改还没到半数,等等就知道了,”
沈中新开口劝慰一番,按现在批改人数算,预计甲等文章人数,约有二十人以上,也不少了,
对比贡院那边,应该好上许多,只要差距不大,让天下学子,找不出借口,也就是侯爷所愿。
“好吧,老夫是有些心急了,咦,沈大人,您过来瞧瞧,此有两篇文章,写的也算用心,其中一个段落工整,虽无长处,但内容新颖,字体瘦弱修长,虽然稚嫩,但是有大家的潜力,可位列头筹,”
也不知是哪位世家子弟的才华,竟然有此向朝廷之心,小心打开答题折子的第一面,上面赫然写着,荣国府贾兰,推荐信乃是工部郎中秦业,这不就是洛云侯的亲家翁吗,就此留了心。
翻开另一篇文章,更是写的发人深省,笔尖的功底,已然炉火纯青,再看前页,来自青莲书院,司州人氏,没想到是一位书院的子弟,竟还是寒门,殊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