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跑到吴州地界了,咱们再不上折子请罪,等他们把折子递上去,那咱们才真的毫无出路,只能实情以报,看看朝廷从轻发落,要知道,没跑出来的,几乎生死未卜。”
同知卢仁唉声叹气,到了吴州,算是有了生的希望,可是官还能不能做,就不得而知了,眼见着李大人把折子写好,签了名字,也一把接了毛笔,把自己名字签上。
通判杨罗见此,不得已,也拿过毛笔,写下名字,
“两位大人说的极是,只是下一步,应当如何?是留在此地等消息,还是直接进京?”
杨罗也不知是不是吓昏了头,不知如何是好,
写完折子的李大人,把折子拿在手里,复又查看一遍,无误后,就吩咐身边亲信,带上几人骑马,就直奔京城而去,
“自然是留下来等着,朝廷有朝廷的想法,我等如何敢离开,林山郡那些贼子,竟然敢投敌,顾将军不也是栽在他们手里,如今想法就是拉他们下水,折子上,本官可是什么都写了。”
李成阴沉着脸,想到路上,秦将军和顾将军领兵西去,自己曾问过此事,谁能想到,斥候回来说,林山郡的布政使于大人,竟然投敌了,虽然心中不信,可是陈州城上的太平教旗子,绝不会看错,那老贼,天天把仁义道德挂在嘴上,没想到,也是个吃里扒外的主。
越想越气,
“诸位,既然折子已经送去了,就等候发落吧,能活着,就算万幸,”“哎,大人,确如你所说,能活着就是万幸,只是下官不明白,布政使于大人,怎么说也是封疆大吏,如何能投敌,还是太平教的人,下官想不明白,”
杨罗始终不相信于大人能投敌,两朝元老,一朝清名不要了?
只有卢仁皱着眉,细细思索,忽然觉得,此间的事定有蹊跷,太平教不过是乱匪,如何能说动于大人的,或许是另有原由;
“大人,杨兄,下官猜测,会不会是于大人的金蝉脱壳,表面上是投于太平教,实际上底下另有其人,林山郡按照顾将军所言,府军还有三万,招募青壮也有四万人,这些人马足以守城,而于大人转头就投向太平教,说不通啊。”
言语有些拉长,让他们二人闻言,若有所思,要是另有其人,会是谁呢,关内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