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迅速对他的钢铁战衣进行了临时却极具针对性的改装,增添了几组高强度的紫外线灯。
这些紫外线灯,不同于电影《刀锋战士》中吸血鬼猎人亚伯拉罕·惠斯勒用简陋民间材料拼凑出的那类,它们出自斯塔克工业顶尖的生产线,是科技与工程艺术的结晶。
惠斯勒的紫外线灯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吸血鬼,但面对强大的敌人时往往力不从心,而托尼的紫外线灯,则是另一番景象。
紫外线,这一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电磁波,根据波长被细分为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和短波紫外线(uvc)。
其中,uvc波段以其强烈的杀菌能力著称,是消毒领域的明星。
然而,在自然状态下,由于地球大气层的保护机制,uvc几乎无法穿透大气层抵达地表,这既是自然法则的温柔,也是人类免受其害的屏障。
但人工制造的紫外线灯,尤其是高强度版本,能够模拟并放大这一自然力量,成为对抗特定威胁的有效武器。
托尼的紫外线灯,其强度达到了惊人的100000微瓦每平方厘米(μw/),这一数字背后,隐藏着令人震撼的能量密度。
为了直观理解这一强度,不妨将其与自然界中的紫外线强度进行对比。
在万里晴空的正午,太阳直射地面,紫外线强度虽高,但通常也不过数千微瓦每平方厘米,例如3300μw/左右,这样的强度已足以让人类皮肤感受到灼热,长时间暴露甚至会导致晒伤、加速皮肤老化,甚至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而托尼的紫外线灯,其强度是前者的数十倍,几乎超出了人类常规认知的范畴。
这样高强度的紫外线灯,在工业与科研领域有着特定的应用,比如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机。
这类设备内部配备的紫外线灯管,设计之初便旨在高效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等,确保空气质量与安全。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强度被大幅提升,常常超过10000μw/,甚至更高。
它们通过循环风流,将紫外线均匀散布于空间内,实现快速而彻底的消毒效果。然而,即便是这样的专业设备,在强度上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