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驳壳枪散落一地。
很多。
有的黑衣人提着两把。
“有谁认识他们吗?”张庸随口问道。
结果没有人回答。
好吧。没人认识。
不管了。先将武器全部收缴起来。
虽然都是驳壳枪。那也是武器。可以武装更多的人。增强自身实力。
十五个人,收缴到二十把驳壳枪。
如果是卖给黑市的话,一把驳壳枪是可以卖八十个大洋的。现大洋。不是纸币。如果是纸币。至少一百法币。
不要以为从日谍手里缴获了那么多驳壳枪,驳壳枪就不值钱了。
枪再多都是不够的。咱们华夏,可是有四万万人口。按照1武装,就有400万呢!
事实上,二战各个主要参战国,军队动员率都在5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所以,华夏至少有2000万兵员。
人手一把枪,就需要2000万支。多么恐怖的数额。
那些工业国当然没问题。但是对于无法大批量生产武器弹药的华夏来说,就是巨大问题。
每把枪都珍贵。
每一颗子弹都珍贵。
“潘海,打电话给警署。”
“是。”
其实不用打电话。
枪响了。远处有巡警探头探脑的。
于是叫过来。表明身份。询问情况。最后问道:“你认识他们吗?”
“长官,好像是杜老板的手下……”
“哪个杜老板?”
“就是那个……”
巡警苦着脸。不敢说出名字。
张庸也反应过来了。上海有几个杜老板?当然是那个杜老板。
难怪对方敢负隅顽抗。听到复兴社特务处的名头,居然也不怕。原来是杜老板在背后撑腰。
话说,这个杜老板也是常青树啊。稳扎稳打,在上海滩雄踞二十年。
如果不是新中国建立,横扫这些帮会分子。估计还能继续嚣张下去。
连大公子都没办法处置的家伙。
结果解放军一来,轻松收拾了。
现在的人都害怕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