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
“足够了。”张庸老神在在,“人多没用。”
“好吧。”塔纳瓦罗勉强接受。
当即挑选两个步枪手。
张庸注意到,他们携带的步枪有点特殊。
“这是…”
“贝达35,半自动。”
“半自动?”
张庸好奇的拿过来。
还真是。十分稀罕。他从来没见过。
口径好像是65毫米。弹匣容量好像是15发?具体不清楚。
在他的记忆里,二战的半自动步枪,最出名的就两种。老美的加兰德,北极熊的svt40。
其他的,记忆里并不存在。等于没有。
然而,事实上,在当时,其他各国,也陆陆续续有半自动步枪问世。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大批量生产。没有列装。就算是加兰德,现在的列装速度也是非常慢的。一年可能才装备几万支。
是珍珠港被袭击以后,美丽国开足马力,进行全方面的军工生产,加兰德的产量,才会飙升的。纵然如此,也赶不上军队需要。作为四等人的海军马润,要等到43年以后,才获得第一批加兰德半自动。
瓜达尔卡纳尔的时候,大部分海军马润还是拉大栓的。
约翰·巴斯隆才有机会一战成名。
在拉大栓队伍里,重机枪太猛了。
否则,如果全部都是加兰德,机枪手基本没什么用了。
在后期,美军的步兵班组成,主要火力就是加兰德。没机枪什么事。bar的原始定位,就是自动步枪。
“怎么?想要吗?”塔纳瓦罗立刻嗅到了商机。
“要。”
“每支150美元。”
“什么?”
“给你优惠价。每支150美元。”
“滚!”
张庸立刻拒绝。
开玩笑。抢钱呢!每支150美元!
加兰德都没有这么贵的。用不起。
当时的半自动步枪,几乎都很贵。模具成本高,产量小,单枪价格自然就高。
而普通的一直栓动步枪,比如说春田1903,最多2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