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速度、高度……
机关炮的初速、角度……
根本不是心算能处理的。
心算也就是一个大概。所谓的提前量。
但是,到底提前多少,好像没有明确的指引。只能靠经验。
或者靠猜。期待瞎猫碰到死耗子。
5000米……
日寇飞机开始分散。
雷达地图提示,飞机悬挂有150公斤航弹。
都是150公斤的。好像没有其他更大吨位的。估计是日寇觉得150公斤已经足够了。
“嗵嗵嗵……”
“嗵嗵嗵……”
有苏罗通机关炮开始发射。
它们的目的,不是击落。而是打乱日寇飞机的队形。
让日寇飞机意识到,要塞本身是有防空的。它们不可能那么逍遥自在。一不小心,就会被击落。
“嗵嗵嗵……”
“嗵嗵嗵……”
又有厄利空机关炮射击。
果然,受到防空火力的影响,日寇飞机急忙向两侧散开。
“菜鸟……”
张庸脑海浮现出两个字。
似乎有些狂妄。但是,当时的情况的确如此。
日寇舰载机飞行员,毫无疑问是训练刻苦的。但是,它们的实战经验真的不多。
大部分日寇飞行员,淞沪战场,才是他们第一次经历实战。
主要是大面积的轰炸。对精准性要求不高。大概将航弹投放下去就行了。
然而,面对江阴要塞,必须实行精确轰炸。
必须炸到炮位。
弹着点至少需要距离十米内。
如果航弹在十米外爆炸,可能无法造成致命伤害。
要塞毕竟是要塞。是钢筋水泥的。尤其是炮位。都是相当坚固的。不会轻易就被炸碎了。
这样的要求就有点高了。
要准确的炸到每个炮位,技术和运气缺一不可。
可能还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你的轰炸角度,要塞也是有预判的。
这个轰炸角度,正常来说,都会被高射炮封死的。
果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