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照灯已经反应过来,估计20毫米机关炮也快了。
“嗤嗤嗤…”
“嗤嗤嗤…”
果然,很快有炮弹射入空中。
幸好是跑得快。日寇还没发现目标在哪里。高射炮都是盲打。
5000米…
10000米…
终于,成功脱离。
探照灯照不到了。
高射炮也打不到了。
安全。
松了一口气。
随后意识到一个小问题。
好像自己没有必要将高度压到那么低的。
既然雷达地图可以辅助投弹,那么,可以尝试在三千米高空就投。
误差大点就差点。
又不是没有炸弹。
但是,很快又发现,这个误差超出预料。
1000米高空,误差50米。
3000米高空,误差超过200米。
并不是正比例关系。
所以,想要准确命中的话,还是要尽可能的压低高度。
想到美丽国陆航的那些轰炸机,什么b17、b24、b25、b29,全部都是高空轰炸的。
都是在七八千米的高空就投弹了。也不知道命中率如何。
那个诺顿投弹瞄准器,似乎有点神奇?
要不要提前投资?
但是好像没有太多的油水。
主要不是规模市场。只有大型轰炸机才用得上。
佟彦博靠近驾驶舱。
“专员,我们炸到地面目标了吗?”
“你问麦考伊。”
“麦…”
“至少炸飞了两架敌机。我看得非常清楚。”
麦考伊回答。
他是机械师。还负责观察战果。
在没有出现机械故障的时候,机械师其实还有很多的兼职。
比如说,举着望远镜,观察地面细节。
刚才四颗航弹落下,爆炸,他用望远镜看得很清楚。
至少有两架地面飞机被炸碎。全部变成了残骸。残骸碎片飞到了一百多米的高空。
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