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朱炫被侯显吵醒,起床就得去大本堂,只见孔公鉴早就来了。能够成为帝师,孔公鉴心里那是激动的,只要把小皇孙教好,他不仅是文官的骄傲,还能在史书上再留下更浓墨的一笔。提起帝师,不知道多有面子。“殿下来了。”
孔公鉴早就把四书五经找出来,道:“今天臣先给殿下讲解《大学》之道,外面人太多,就不便讲课,殿下随臣到后堂。”
他也是开小灶,认为自己讲的学问,除了朱炫,其他人都没有资格听。“麻烦先生了。”
朱炫唯有同意。皇爷爷说的也很对,是应该收一收心,不能继续放肆。孔公鉴对于儒学的东西,那是超级精通,给朱炫讲解起来,能讲出一朵花来。很久之前,朱元璋削减儒学在科举上的比重,八股取士也不考了,现在的儒学,没有像以前那样的酸腐,情况好了很多。老朱的改变,还是有一定的效果。不过像是孔公鉴这样的孔家子弟,应该是酸腐的,继续酸腐下去,并没有改变,甚至觉得这才是正统,很反对老朱的改革。他们读书人的反对,是抵挡不住皇权的打击。很快,沉寂下来。应该改的地方,老朱一点也不客气,大刀阔斧地去改。既然打不过,那就加入。大部分的读书人选择服从,再加上科举都这样考了,他们不加入,除非是不想当官,但读书了不当官,岂不是白读书了?“殿下,用心一点。”
孔公鉴看到朱炫好像出神了,敲了敲桌面提醒,语气一如既往的严肃。朱炫回过神来,继续学下去。今天的学习,比昨天的要辛苦很多。方孝孺抽空进来看一看,脸上慢慢地出现了笑容。觉得殿下就应该这样被严格要求,如果孔公鉴可以早点如此,大明肯定出现了一个圣人,还是圣人皇孙。方孝孺对于圣人,有一种很特殊的执念。学习结束了,已经是傍晚。方孝孺还给朱炫布置了课后作业,努力地把三年的学习给补上,尽显严师的风范。回到小院子,朱炫吃过晚饭,琢磨这个课后作业应该怎么做。“殿下,要不奴婢帮你?”
侯显看到朱炫这样,不由得心疼地说道。朱炫瞥了他一眼,问道:“你还懂这些?不要捣乱,给我滚一边去。”
侯显马上说道:“奴婢什么都不懂,是奴婢错了。”
朱炫也懒得和他计较太多,撑着头把课后作业都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