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越来越少。」
「每逢战事,又上报请求增派军粮器械,加派军饷银钱,这上千万的辽饷,到底去了哪里?!」
崇祯的眼神清冷,怒火中烧。
「不给,让他祖大寿自己去想办法!」
他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刚刚登基,不通政事的藩王了。
理政十三年的事情,他早已经是清楚了很多朝廷和军镇之中的秘密。
吏治腐败,军镇糜烂,这些问题,崇祯全都清楚。
但是如今积弊已重,很多时候,就是想改也是有心无力。
就像京营的问题,崇祯全都清楚,但是牵扯的利益实在是太多。
到现在,京营也没有彻底的得到整顿。
只有新练的勇卫营,还算得上是一支军队,算上的一份战力。
想到勇卫营,崇祯的神情稍微缓和一些。
南下平叛的勇卫营,接连立功,进剿有力,确实是让他心中稍微舒服了些许。
手中有一支直属的强军,确实是让人能够心中安定。
崇祯冷声喝骂的时候,王德华就站在一旁,宛若泥塑木胎一般。
这种时候,沉默就是最好的应对方法。
辽饷,到底为什么每年支出上千万两,其实大部分的人,都很清楚……
崇祯也并没有骂久,在骂了一会之后,便停下了言语。
沉默了良久之后,崇祯的神情显得颇为颓废,声音也比起之前更加的低沉。
「答应祖大寿的请求,内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刚刚的话也只是气话罢了,辽东,崇祯自然是不敢放弃。
对于祖大寿,崇祯的心情其实也是极为复杂。
一方面他痛恨于祖大寿不听诏令,很多次阳奉阴违,将辽镇变成了自己的私镇。
但是另外一方面,祖大寿确实一直在辽东镇守,拼尽全力抵挡着建奴的进攻。
世界并非是非
黑即白的,很多时候,人和事,都是极为复杂的。
大凌河一战,光是看那塘报之上一行行的冰冷无情的文字,都足以让任何的人动容。
「辽东的事情,等到有所变化之后,再送到暖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