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尽信,那商悯就只有让自己去做自己的可尽信者了。
时间还来得及。
筹集粮草半个月动身都显得仓促了,要准备充分,至少二十天起步。
攻谭之前,筹备兵马转运粮草可是一个大工程,想攻打下谭国,兵马是以十万为计数单位的。
以谭国人口和兵力,短时间内至少可以调动军队二十万,若强行征兵,这个数字又要往上加。
灭掉谭国,又需要动用多少的兵马?
哪怕各诸侯国兵马齐出,沿途有兵站,边城有囤粮,十数万的军队所需要的粮草筹措起来依然无比困难。
更重要的是,今年各地旱涝频发,粮食收成并不乐
观。
假如一位士兵每日消耗粮食三斤,十万大军就是三十万斤,二十万大军就是六十万斤,打仗三月,至少耗粮五千四百万斤!
这还只是保守估算了,行军打仗何其苦累,每日三斤粮食只是仅仅够军队维持战斗力罢了,战场上少肉食,士兵只能靠多吃粮食来维持战力。
三个月攻不下谭国,所消耗的粮食又该多上多少?假若此战一拖一年,消耗的粮食更是堪称天文数字。
假如谭国决心抵抗,那么占据地利的它会成为一块难啃的骨头,因为不是所有军队都能适应那边的气候。
要是攻谭之战放到几十年前,那时天灾还未如此频繁,各国也算繁荣昌盛,皇帝刚登基正值壮年,打下谭国自然不在话下。
可如今的大燕,已经不是当初主导伐梁之战的大燕了。
当年伐梁动兵百余万之巨,耗时一年,战场埋骨将士数十万,各诸侯国折损将才人口无数,消耗粮食兵马无数。
如今的梁国,甚至还没从当初旧梁被灭的阴影中走出,人口和耕地还在恢复状态。
当年数个城池被屠,死在这场大动乱里的百姓不计其数,后来清算旧梁叛党又杀了个人头滚滚,要想重现梁国以往作为六强国的繁荣和光辉,不知还得多少年。
而其余各国也折损了许多人口,钱财可以掠夺,粮食和人口可不是说有就有的。
伐梁之战后,燕皇树立了威望,各诸侯国实力也削弱少许,此后数年,各国摩擦明显减少,六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