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听到皇上说出关切他,开导他,安慰他的真诚话语,也不好再固执己见地说要回乡了,毕竟从洛阳回韶州也有两千六百里路啊。
张九龄接受了李隆基让他即刻任宰相的任命。他们两人在李隆基的八护卫陪同下,向紫薇城西北部的五殿走去。李隆基只是让御膳房炒了几道清淡的菜,也没有准备美酒,也没有找其他大臣作陪,只有他陪着张九龄吃这顿饭,他觉得此时迎接张九龄归来,就是应该用这样简朴而真诚的方式。
此次李隆基来到东都,把平时参加早朝的五品以上官员,和三省六部御史台大理寺,以及内侍省、殿中省、秘书省中的大小官员,多数一起带到了东都。这样的官员大规模迁徙,和以前李隆基赴东都时相同。
这次李隆基让几乎所有在长安宫城的后宫佳丽,妃嫔们都来到了东都。大部分皇子和未出嫁的公主,都随同李隆基来到了东都。
李亨本来不想往东都搬,因为忠王妃韦晓媚生的儿子才七个月,他怕这个还处于婴儿期的儿子在路上受颠簸之苦。李隆基让高力士通知李亨需要一起去东都,李亨也只好听从了李隆基的安排。
忠王府的人员,当时在整个浩浩荡荡的皇家车马队的中后部。车夫郝运莱驾驶的马车在前面,棕紫色的马车厢里坐着李亨和韦晓媚,韦晓媚亲自抱着她所生的这七个月大的儿子。后面一辆马车是高力士给忠王府临时安排的马车,是一位三十多岁马车夫驾驶着的。这马车里坐着李璘、李豫、小甜甜。再后面的一辆马车也很大,也是高力士临时给忠王府安排的,里面坐着秋菊、小洁、小淼等五名宫女。
我们五护卫和李璘的四护卫,以及忠王府二十多名卫兵,两名太监,都每人骑着一匹马,跟在这三驾马车后面。
我想这时候比十年前强多了,那时候在东西两都之间迁徙,很多宫女们要坐在车厢前的车板上,现在她们都能坐在车厢里面了。
到了东都后,忠王府的所有人,都住进了紫薇城西北部的“皇子公主生活城”里的忠王府。这个忠王府的布局,和长安城十六王宅里的忠王府的布局,是一样的。
这次迁徙,李隆基让他大哥宁王和五弟薛王,都来到了东都。李隆基没有让太子李瑛赴东都,他临走时为了安抚李瑛,把李